“馕瓦依”成长记

和田日报 2022年07月06日

  地区融媒记者  张亚辉  阿布力孜

  “老板,这都是刚打出来的热馕吗?快给我装5个。”

  “好的,我现在就给你装。”

  7月4日,在和田市敬老路的一家打馕店里,老板艾则孜·图然正忙着为买馕的顾客服务。

  艾则孜介绍,馕店开业满一个月了,生意相当红火,每天可以打馕1000多个,自己和8名店员忙得不亦乐乎。今年38岁的艾则孜从事打馕行业已16年,回想自己的创业历程,他心中五味杂陈。

  艾则孜是墨玉县芒来乡布都舒克村人,所在乡是远近闻名的打馕之乡,他有5个兄弟姐妹,父母是农民。“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是我当时心中唯一的念头。”艾则孜说。

  2003年8月,听说表哥图迪麦麦提·阿卜杜热合曼在原和田广播电视大学旁开的馕店生意不错, 刚从职高毕业的艾则孜便跟着表哥学习打馕技术。和面、发面、打花纹、打馕……每一项工艺,每一个细节,艾则孜都认真学习,复杂的部分还用小本子记录下来,夜深人静时自己慢慢琢磨。在掌握打馕的基础技巧后,他又琢磨给馕打花纹的技艺。由于艾则孜不断创新,给表哥的馕店带来不少收益。

  在馕店学习了3年,艾则孜不仅掌握了打馕的技巧,还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心得,他决定自己创业。

  他与妻子在墨玉县塔那依路上开了一间30平方米的打馕店。由于他打的馕用料实在,价钱适中,馕饼上的图案花样较多,很快便赢得县城居民的青睐,自己也挣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接着在2008年5月,他又投资3万元在和田客运站附近开了一家打馕店。这里的人流量比墨玉县更多,生意更好。因为他的馕里放牛奶、鸡蛋、食用油和芝麻等,营养丰富味道好,顾客也颇为青睐。墨玉县顾客阿卜来提·纳迪尔说,艾则孜家的馕真好吃,每次他走过这里都会顺手买几个。

  2010年,艾则孜遇到了改变他人生的“贵人”图妮萨罕·麦麦提。图妮萨罕在江苏省无锡市开打馕公司,回和田探家时,被艾则孜店里馕饼的香味和图案所吸引,经过一番交流,图妮萨罕邀请艾则孜夫妇到无锡自己的打馕公司务工,给他们开出每月人均2000元的工资,这在当时还算可观的工资待遇,让艾则孜一下子动了心,遂决定与妻子一起去无锡打工。

  在无锡,艾则孜不仅见到了自己熟悉的油馕、白皮馕,还有辣子馕、玫瑰花馕、核桃馕等新品种,价格还偏高,这些新品种深受当地市民的喜爱。“制作辣子、玫瑰花等新品种馕,利润比普通馕高许多,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发展的好机遇。”艾则孜说。

  2011年,艾则孜返回和田,在市阿恰勒西路新开了一家打馕店,这次一同创业不仅是艾则孜夫妻俩,还有同村的3个青年,他们被艾则孜一路创业故事感染,也想成为艾则孜那样肯吃苦专研的人。艾则孜并未辜负他们的信任,毫无保留地教他们打馕技艺。

  阿卜来提·霍加阿卜杜拉在艾则孜馕店学习6年,变成了技术成熟的“馕瓦依”(打馕师傅),学成后到浙江省宁波市开了打馕店,收入稳定,还在乌鲁木齐买了房。“感谢艾大哥的悉心教导,他教我技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阿卜来提说。

  2017年,艾则孜在墨玉县芒来乡喀克勒克村开了一家“美丽乡村”打馕店,吸纳9名村民到馕店就业,并免费为员工提供打馕技艺培训。现在,“美丽乡村”打馕店制作辣子、玫瑰花、核桃、鸡蛋、牛奶、油馕等15个品种,日产各类馕饼2000个。

  今年6月,为更好开拓馕市场,艾则孜又投入10万元,在和田市敬老路开了家打馕店,店内8名员工都是芒来乡农民。“我从事打馕10多年了,现在墨玉县、和田市都有打馕店,目前有20名员工,其中一部分人学好技术后,到内地去做馕生意,收入很不错。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能通过发展馕产业稳定就业,增加收入。”艾则孜说。

  对于未来,艾则孜已经谋划好了,他想把自己营养馕做成品牌,成立公司,让更多的人吃到他打的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