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阜民丰的幸福巨变

地区融媒通讯员 赵军眀
和田日报 2022年08月22日

  物阜民丰,壮美尼雅,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丰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过去的民丰,交通不便,生态脆弱,环境恶劣,是和田的口袋底。今日民丰,政通人和,交通便利,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华丽转身  让口袋底变东大门

  民丰县作为离和田最偏远的一个县,交通不便是阻碍发展的重要瓶颈。民丰县距离和田市约300公里,没有通火车和高等级公路时,坐车需要5个小时才能到和田市,如今高等级公路通车后3个小时就能到达。

  随着和若铁路、民洛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及于田机场的正式通航,民丰成为“西联和田、东经格尔木入青与内地相连、南通阿里入藏”及全面融入全疆和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重要枢纽。

  和若铁路的通车,为各族群众搭起了便捷快道,驶进沿线百姓的心坎。

  且末县距离民丰县约300公里,没有通高等级公路时坐车约5个小时才能到且末,如今3个小时就能到达。村民图尔荪罕·铁木尔感慨道:“前几年我从且末嫁到民丰,坐车就坐了5个小时,如今在家门口坐火车就可以回娘家了,这都要感谢党中央,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关心关怀。”

  民丰县作为和田的东大门,也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东临且末县,西连于田县,南越昆仑山接西藏改则县,北靠阿克苏地区沙雅县。随着铁路、高等级公路的通车,民丰再也不是和田的口袋底,而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地。

  交通的改变,让民丰这座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小城热闹起来,人来车往,游人如织,这个丝绸之路上古老的驿站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态修复  让沙漠小城变“水城”

  2021年,民丰县对尼雅湾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有效抑制沙漠化、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更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昔日的荒草滩,如今的尼雅湾;曾经脏乱差的后河坝,如今已成为民丰县的一张靓丽名片,是各族群众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近年来,民丰县不断加大生态环保工作力度,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

  2021年的冬天,新疆尼雅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两只白天鹅。这是首次在新疆尼雅国家湿地公园发现的白天鹅,白天鹅与许多野生水鸟结伴嬉戏,时而振翅,时而掠水,呈现出一幅美丽画卷。

  “现在我们县城越来越美了,尤其是尼雅湾,可以划船、骑马,娱乐设施越来越齐全,休息时我们会带着家人来这里游玩,孩子们特别开心。”民丰县居民图尔荪江·亚森说。

  城市建设事关民生福祉。民丰县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打造一座文明宜居之城,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产业富民  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丰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84.55元增加到2021年的15966.01元,增长188.8倍。

  民丰县大力发展林下黑鸡养殖,通过发展林下黑鸡产业,创建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尼雅乡托皮村林下黑鸡养殖场成立于2020年5月,占地面积30亩,现有存栏3万只。按照市场价,可以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5万元左右的收入。

  黑鸡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如今全县已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联合养殖场+农户”的致富之路。

  安迪尔乡地处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恶劣,这里盛产安迪尔甜瓜,甜瓜成为这里的主导产业。安迪尔甜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其纯天然、无污染、香甜脆爽的优良品质,备受全国客商的青睐。

  “2021年我种植了50亩甜瓜,收入约20万元,原来种瓜靠运气,现在种植甜瓜不再靠运气,而是靠科学技术。” 安迪尔乡繁荣村种植户努尔麦麦提·尼亚孜说。

  民丰县各族干部群众发扬民丰“八一八”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实干,把总书记亲切关怀化作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民丰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