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里念师恩

□ 钟 芳
和田日报 2022年09月09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育人树人,将知识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培养栋梁之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又一个教师节如约而至,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徜徉在古诗词里,品味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深沉的爱。

  李商隐的《无题》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停止吐丝,织出满园锦绣;蜡烛烧尽停止流泪,照亮学子心灵。有谁,能够爱得如此深沉、如此无私?有谁,能够爱得如此坦荡、如此伟大?这一句话深情而寓真理,形象地道出了教师这一职业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是老师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读来令人敬佩感动。

  白居易在《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写道:“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桃李代学生,赞美了老师培养众多的精英后辈和学生,遍布天下各地,声名远扬,做老师收获到的最大幸福是桃李满天下。

  郑板桥的《新竹》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生的竹干高过了老的竹干,然而它的崛起全靠老枝干的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前两句是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但后辈的成长,又离不开前辈的培育与教导。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老一辈的扶持,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全诗深刻隽永,寓意深长,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老师的赞颂和感激之情。

  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写道:“为学莫重于尊师。”说的是办教育没有比尊重老师更重要的。师者有尊严,教育才有底气;师道成风尚,国家才有未来。知识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很重要,要想获得知识,就要兴办教育,而教育的核心是传授知识的教师,教师得到尊重,获得社会地位,才会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投身其中,莘莘学子才会从中受益。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师恩似海深,教诲如春风。品读这一首首情深意长且经久不衰的古诗句,无不让我们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也让人体会到古人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我们向老师表达由衷的尊敬和真挚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