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普通话的趣事

□ 热孜宛古丽
和田日报 2022年09月09日

  记得小时候,我跟院子里的汉族小朋友一起玩儿,听到他们说普通话,感觉普通话是那么陌生又那么亲切。由于听不懂小伙伴的意思,我便迫不及待想要学会说普通话。

  上幼儿园后,每当语文老师给我们上拼音课,我都全神贯注地听,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发音。那些字母像一个个小精灵,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他们各有自己的性格,哦,差点忘了还有轻声。轻声在词语中总是当小尾巴,而把重要的位置让给别人。一声,它讲究平衡,无论怎么也不肯走上坡或下坡路;二声,它是位喜欢扬名的年轻人;三声,它是个可爱的小孩总是笑咪咪;四声,它是一个很爱生气的人,语气总是很重。

  我在脑海里深深记住了不同声调的特点,所以总是能领到老师发的小红花,我把得到的小红花贴成一排,有一扇门那么高,看着它们我就感到很快乐。

  幼儿园毕业时,我以语文98分,数学100分的成绩考进了县第四小学。

  刚到新的学校,我身边的新同学都用国通语跟我交流。逐渐地,我的普通话字库量丰富起来,也开始用普通话交流了。还记得上小学后的第一次语文课,我真正体会到了学汉字的乐趣。老师讲课时说:“‘火’是个象形字,‘人’字两边那两点,是打痛乱跑的小火苗。‘天’字寓意顶天立地,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要顶天立地。”

  现在我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写规范的汉字,平时在家我也说普通话。我很喜欢学习普通话,不仅因为它听起来字正腔圆,说起来朗朗上口,更因为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

  作者系洛浦县第四小学六年级六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