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林杰
4月30日晚,断臂男孩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一行人争分夺秒赶到机场。
这是当天最后一趟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要是搭不上这趟飞机,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就会错过接活断臂的最佳时间,将永远失去一只胳膊,痛苦将伴随他一生。眼睁睁地看着最后一班飞机已经在滑行,马上就要起飞了,乘飞机去乌鲁木齐治疗的机会变得渺茫,阿卜杜·麦吉提和阿卜杜·杰力力急得团团转。
一定不能让飞机飞走了,快把飞机叫回来。只有这趟航班,才能给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带来新生的希望。阿卜杜·麦吉提向机场民警求助。
4月30日23时42分,南航新疆运行指挥部运行调度室值班主任宋会杰收到和田机场塔台王丰恺的紧急求助电话后,立即向正在值班的党委书记梁根汇报,得到了梁根的快速回复。
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发生了。刚要起飞的飞机又慢慢返回廊桥。阿卜杜·麦吉提和阿卜杜·杰力力布满忧愁的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
5月1日零时9分,断臂男孩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乘坐的CZ6820航班腾空而起。
为了争速度抢时间,一场前所未有的航行线路调整大战正在黑暗的夜空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面,无缝链接,科学指挥,完美飞行。
“南方6820,我是乌鲁木齐,上升到101(10100米)保持。”
“乌鲁木齐,收到。机上断臂男孩需要在黄金时间内到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接胳膊,有没有可能直飞乌鲁木齐?”
“南方6820,收到,我们现在马上申请。”
和田距离乌鲁木齐1400公里,整个航程至少需要1小时40分钟,留给地面转运的时间很紧张。能多抢回来一分钟,就多一分钟接活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断臂的希望。CZ6820提出直飞要求,前所未有。
和田到乌鲁木齐航路途经LESVI、龟兹导航点,大致呈梯形。如果避开LESVI直飞库车,最大偏航距离为110公里。如果直飞乌鲁木齐,最大偏航距离将达到195公里,飞机将脱离航线安全保护范围,操作难度非常大。这样的直飞以前从未有过,要飞就得冒险。
接到CZ6820直飞的申请,新疆空管局区域管制一室(区管)的王梓睿和李虎瞬间绷紧了这根弦。凭借多年的经验,他们在脑海中马上画出新的航路结构,地形、安全高度等一串串飞行数据,如同电脑程序一般很快地一一呈现出来。如果用按部就班的惯性思维和万事求稳的种种借口,王梓睿和李虎完全可以怼回去,他们可以批评CZ6820机组是异想天开,要求他们按照常规线路安全飞行。但他们没有那样做,而是选择了担当和挑战。
王梓睿的大脑飞速运转,快速模拟飞行过程,旋即发现,尽管直飞航线要跨越天山山脉,但经纬网安全高度完全没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直飞将直接省下85公里的飞行距离,大约节省10分钟时间。这10分钟对断臂男孩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救命时间。为了完美地交接好这场生命接力棒,他们选择了夜幕下的高空挑战。
“省下85公里飞行距离,可节省10分钟时间”,这个数据令大家欣喜不已。
结合全国首个ADS—B区域管制系统,区管可全程监控飞行过程,能看到飞机如何飞,做决策就更果断了。
但是,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摆在面前,要飞这条线路,必须要征得空军同意。
许多人都捏着一把汗,这是空军管制空域,要是空军不同意怎么办?
零时25分,在两度与空军协调后,空军同意了民航的请求。
区管马上下达指令:“南方6820,右转直飞地窝堡上空。”
不多时,CZ6820航班便已飞到了两个航班之前,其中包含一架外航货机。
随后,王梓睿将直飞信息传达给进近管制代班主任陈麒仰,并提醒他:“CZ6820航班正在进行生命速递,一定要重点关注。”
紧接着,南航运控的电话打了进来:“南方6820飞到哪儿了?是否知道孩子手臂断了,情况比较紧急?”
“在晚上收飞机的时段,进近席位对空指挥和监控任务很重,很少有电话打进来。况且我们跟中国南航运控之间没有通报关系,更没有出现过航空公司因为一位旅客专门打电话询问的情况。”
自疫情发生以来,每天航班上的发热旅客、特殊保障情况很多,陈麒仰早就见怪不怪了。但这一次他知道情况非同一般,这个所谓的‘断了’肯定不是一般的骨折,是离体断臂。
这次直飞,对汤辉忠和他的机组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真正使他们下决心直飞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断臂男孩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被送上飞机以后,目睹了断臂惨状,汤辉忠既震惊又揪心。
尽管以前直飞从来没经历过,但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尽可能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飞行速度到达乌鲁木齐。
这样的直飞风险是飞机万一失压了怎么去飞,怎么尽可能快地到达安全高度,因为飞机只有22分钟的氧气。汤辉忠当时和副驾驶只是讨论了万一失压怎么做,新疆的飞机都经过改装,好在他们经常飞这条航路,对地形都比较熟悉,所以很快统一了意见。好在那天天气很好,一路非常顺利,中途也没有遇到大的气流和云层等困难。有些难点痛点,地面都积极化解了,为飞机直飞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汤辉忠之所以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精神和足够底气,看看他的成长经历,就会找到答案。
汤辉忠是一名大学三年级就光荣入党的时代骄子,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抱着矢志不渝的飞行梦,远赴美国泛亚航校学飞行,并以优异成绩从美国学成归来,在南航公司一直执飞大型客机,在中国飞往迪拜、莫斯科、圣彼得堡、德黑兰、第比利斯、巴库、阿塞拜疆、阿什哈巴德、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塔什干、新西伯利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的航线上,都有汤辉忠的身影。飞行中,遇到大风、沙尘暴、雷雨天等极端天气,汤辉忠都靠扎实的航空理论知识和平常积累的丰富飞行经验,各种问题迎刃而解。为此,他曾经获得过南航新疆分公司优秀员工称号,2017年底当机长后,被评为“中国南航新疆分公司十佳机长”,这次又获得了“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南航集团“护航生命 大爱无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同事们都说,汤辉忠执行命令果断,担当意识强,敢于迎着困难上,获得这些荣誉当之无愧。
第四章 确保飞机降下来
第一节 机场两点要关闭
就在同一个时段,1400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和空管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地忙碌着。
“立即拖回飞机,二次开门,同时协调机场各部门做好保障,确保受伤旅客及时抵达乌鲁木齐。”
4月30日23时42分,中国南航新疆运行指挥部运行调度室值班主任宋会杰在紧急汇报情况后,得到了值班领导的回复。
飞机叫回来了,这就意味着CZ6820飞机不能按时起飞,但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因为跑道大修夜间2点要关闭。机场一旦关闭,所有配套服务没有了,灯火通明的机场变成瞎子和聋子,飞机怎么降落?飞机无法降落比滑行叫回更严峻。
怎么办?机场关闭,飞机到哪里去降落,如果这样,前面所有努力岂不是前功尽弃。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一定不能关闭!
和田机场塔台的王丰恺和南航新疆分公司运行指挥中心值班主任宋会杰几乎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作出反应。他们将电话打给乌鲁木齐机场运行指挥中心(AOC)带班主任陈焕。“CZ6820航班已在和田机场滑回、二次开门,可能无法于5月1日凌晨2时前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落地,请协调酌情考虑延迟机场关闭时间。”
这可是个大问题。4月30日23时52分,AOC值班领导冯锐立即请示乌鲁木齐机场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穆强,穆强当即作出批示:“同意延迟机场关闭时间。”
“和田,起飞还需要多久?” 乌鲁木齐机场运行指挥中心(AOC)带班主任陈焕急切地问。
“最多半个小时。” 和田塔台助理王丰恺肯定地回答。
“12点半拉起来也是卡点回了。卡点行,你们这个航班多晚我们都接了!” 乌鲁木齐机场运行指挥中心(AOC)带班主任陈焕说。
和田塔台助理王丰恺说:“谢谢乌鲁木齐机场的理解支持。”
23时55分,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迅速作出延迟关闭的决定。
为了孩子,多晚,我们都愿意等!这就是伟大的祖国,这就是大美新疆。
第二节 南北机场都在忙
4月30日晚上,为了让和田断臂男孩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尽快得到救治,和田和乌鲁木齐两个机场的多个部门及相关人员,都展开了争分夺秒的生死速递,呈现出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谱写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的胜利赞歌。
现在让我们再从头到尾认认真真梳理一遍这次事情的全过程。
2021年4月30日夜幕降临,对新疆民航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23时40分,当日最后一班由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CZ6820航班(B5247飞机执行)已关闭舱门,推出廊桥后,正在启动发动机,准备滑出。
23时42分,和田机场塔台致电南航新疆分公司GOC动态监控席位:有一行3名旅客,其中包括一名7岁儿童因手臂受伤断离,需要紧急飞往乌鲁木齐医治,因为这是当晚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最后一个航班,希望能搭乘该航班,否则该名儿童的手臂恐怕就保不住了。动态席位值班员收到此紧急情况后,立即向当日新疆分公司GOC主任宋会杰(新疆分公司运指部运调室副主任)汇报,宋会杰听到此信息后,立刻接过电话,并在电话里告诉和田机场塔台:“同意你们先把飞机叫住,我马上向公司值班经理汇报。”
新疆分公司运行指挥部当天值班经理是党委书记梁根,他得到信息后,迅速回复:“同意航班拖回,确保受伤旅客能够登机,协调机场、空管、地服做好后续保障工作。”
接到同意拖回指令后,宋会杰立即通知和田塔台:“请转告CZ6820机组,公司决定,同意飞机拖回。”
23时43分,和田塔台收到南航新疆分公司GOC回复消息;
23时44分,CZ6820航班机组收到决策信息,准备滑回搭载受伤旅客;
23时45分,南航新疆分公司GOC值班主任宋会杰通知南航和田营业部站长协助旅客快速乘机;
23时46分,和田营业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第一时间为旅客出票,与和田机场协调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旅客使用担架登机;
23时47分,南航新疆分公司GOC主任宋会杰向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指挥中心值班主任席位申请等待CZ6820落地后再关闭机场;
23时49分,飞机滑回停机位。客舱乘务员已腾出前排座位,准备了冰块、毛毯、靠枕和急救设备,并通过客舱广播向旅客说明情况,得到旅客的理解与配合;
23时54分,飞机二次开舱门,和田机场工作人员保障3位旅客快速登机;
5月1日零时整,航班关门滑出。乘务组安排专人全程照料断臂男孩,关注其身体状况,安保人员维护客舱秩序并协助照看,机组成员自发捐款献爱心;
零时9分,CZ6820航班起飞。
CZ6820航班起飞后不久,远在乌鲁木齐的南航GOC(现场运行中心)大厅里,现场值班人员正紧锣密鼓地与各方面就航班落地时刻和停机位进行协调。
南航新疆分公司GOC值班主任宋会杰监控到145号停机位比较远,大约有1公里,到达出口至少要四、五分钟,要是调整到103号停机位,只要一分钟就可以到出口,于是他立即和机场指挥中心协调,希望能由原145号停机位调到103号停机位,紧邻一号道口,这样方便救护车辆快速进出,确保断臂男孩下机后,能尽快出机坪赶往医院救治。这个意见和建议得到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的批准。
零时15分,宋会杰十分明白,这一调整,牵涉的部门有保障车辆、客梯车辆、摆渡车、救护车、接机引导车和保障人员、监管人员、运行操作人员,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衔接或者没有收到信息,那么飞机到达之后,迟迟开不了舱门,前面的所有努力将前功尽弃,于是他主动出击,检查各环节信息到达和落实情况,并协助通知场内救护车提前待命。
零时39分,南航新疆分公司地面服务保障部重点监控航班落地,接手对接机场急救中心后续事宜,通知地面保障人员、车辆提前到位,快速保障航班下客。
南航运行指挥中心实时监测飞行数据,预测飞机着陆时间。
民航新疆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管制员李虎,指挥航班调整计划航路约200公里,能节省10分钟时间。
机场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前开展大数据核查,确保断臂男孩快速下机。
飞行区管理部做好现场监管保障。
在南航GOC(现场运行中心)大厅里,值班人员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就航班落地时刻和停机位协调,将停机位由原计划的145号协调至103号,紧邻一号道口,可以缩短下机时间5分钟,确保患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医。
飞机在夜空里平稳飞行,飞过塔克拉玛干沙漠,飞越天山。从和田到乌鲁木齐,谁能知道,地面有多少人为这次特殊飞行在精心护航。
后续工作之所以有条不紊,开展得十分顺利,这与此前考虑周到、密切协同分不开。
5月1日凌晨1时36分,飞机抵达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停靠离机场出口最近的103号机位。机组迅速打开舱门,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将断臂男孩送上救护车。
此前得到和田机场报告突发事件后,南航新疆分公司GOC不等不靠,主动与和田机场塔台、南航和田营业处、航班机组紧密沟通,新疆分公司值班领导迅速、正确、果断决策飞机滑回待客,同时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就航班落地时刻和停机位进行积极协调,协助通知场内救护车到位,为旅客下机后及时前往就医争取了宝贵时间。
零时12分,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急救中心急救站副站长张晓琴确认患者信息后,马上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对接,并第一时间与AOC沟通能否调整机位。
此时正是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的进港高峰期,已有不少飞机落地停靠机位,还有20多架次航班准备进场。陈焕紧急协调,将最接近1号道口的103号机位预留给了CZ6820航班。
“临时调整机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牵涉到保障车辆、客梯车、摆渡车、救护车以及接飞机的引导车、机务员、监管部门,方方面面都要通知到。”各岗位的新疆民航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命接力。宋会杰解释道:“但凡有一个环节没有衔接上,飞机到位后,迟迟开不了舱门,就白白浪费了时间。”
零时22分,张晓琴与乌鲁木齐市120急救中心确认在1号道口进行交接。
距离CZ6820航班落地还有一个多小时,分分秒秒都牵动着大家的心。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塔台,在新疆空管局流量室、运行监控中心、区管中心,陈焕、王梓睿、李虎和陈麒仰在航线图上重点标记了CZ6820航班,实时关注着飞行状况……
这个不眠的夜晚,多少人在努力奋战,在生命速递中赢得分分秒秒。
“立即拖回飞机,二次开门,确保受伤旅客尽快抵达乌鲁木齐,同时协调机场各部门做好保障。”4月30日23时42分,听取完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GOC(现场运行中心)值班主任宋会杰汇报后,在1分钟内,当日值班领导梁根作出上述决策。
在决策运载断臂男孩的同时,南航新疆分公司运行指挥部向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申请紧邻一号道口的机位,由原145号停机位改至103号停机位,光这一调整,就节省地面运输时间至少4分钟。
飞行中,汤辉忠不畏艰险、知难而上,在地面空管组织指挥下,打破常规,重新规划航线,整整节约17分钟。
运行指挥部党委书记梁根说:“类似这样的紧急航空救援任务,我们会经常遇到。运行指挥部充分发挥管控全局的作用,科学组织生产、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当天无论是哪个领导值班,都会快速有效作出决策的。”
从这张时刻表可以看出,人人都在分秒必争,人人都在争做贡献,分分秒秒都记载着民航人为了抢救一个南疆断臂男孩展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新时代各民族间水乳交融的情谊,展现出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享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幸福生活画卷。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推迟关闭20分钟,等待推迟起飞的CZ6820航班进港。
所有的相关部门,每一名相关工作人员,配合衔接、分秒必争,为孩子的断臂再生输送一份能量。
CZ6820航班在夜空里平稳翱翔,101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凝心于断臂男孩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在夜航的机舱里,形成了强大暖心的气场,像一个无形的保护罩,护佑着孩子,飞越沙漠、河流、高山、农田,飞越夜空里的云雾,飞越无眠的星辰……
2021年5月1日凌晨1时36分,CZ6820航班稳稳落在跑道上,滑停到103号停机位,比预定航程提前15分钟。
距离伤情发生5小时,从库木艾日克村的那片核桃园,到遥远的乌鲁木齐,1400公里的天然阻隔一滑而过,生命和未来在城市璀璨的灯光里有序延伸。
103号停机位旁,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半小时前已经就位。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急救中心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救中心提前对接,确定转运移交点。
飞机停稳,舱门打开,机场医护人员冲上去,护送断臂男孩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顺利下机。转送到救护车上,朝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快速驶去。
第三节 所有飞机都避让
5月1日凌晨1时18分,夜幕笼罩大地,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灯火通明。CZ6820航班还没有降落,但已经进入乌鲁木齐上空100公里内的范围。
疆内、疆外的其他飞机也陆续飞来。
几乎在同一时间,各航班都收到这样的消息:“空中所有进场航空器注意,CZ6820航班上有紧急救治的危重病人,需要优先落地,请做好避让准备。”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停机坪管制员刘帅配合陈麒仰进行航班调配工作。
没有更多疑问,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东线城市而来,从塔城、阿克苏等西线城市而来的几架飞机接到消息后,在空中配合避让,这就像地面行驶的车辆突然遇到救护车和消防车,要求其他车辆避让一样,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1时32分,CZ6820航班距离乌鲁木齐地面仅1500米。
“塔台,你好!CZ6820,建立25号盲降。”
“CZ6820,你好!地窝堡塔台,继续盲降进近,跑道25,可以落地,落地后沿A3脱离。”
“塔台,脱离了,CZ6820。”
1时36分,CZ6820航班飞机不停地闪烁着翼灯,稳稳降落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
汤辉忠瞄了一眼腕表,自言自语道:“提前17分钟到达。小小男子汉,你要加油,一起向未来。”
1时40分,飞机滑行到103号停机位。
1时44分,乘务长赵燕打开航班舱门。
1时46分,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将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接下飞机:“家长抱好孩子,慢一点儿,小心台阶,旁边的人保护一下……”在赵燕和董先杰等人的帮助下,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和舅舅、哥哥上了救护车。
1时48分,机场救护车从103号停机位驶出。1分钟后,断臂男孩已搭上乌鲁木齐市120救护车,被送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从4月30日晚23时41分到5月1日凌晨1时48分,新疆民航人用127分钟的应急处突、高效协同和真情服务,带给了断臂男孩光明的未来。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在断臂男孩阿卜杜外力·阿卜杜拉的生命接力中,扮演了幕后英雄的角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接力护航人。
未完·待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