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深度融合时代,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地区融媒记者 张亚辉
和田日报 2023年07月21日

  媒体融合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作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意义,积极响应媒体深度融合,真正扛起党的宣传事业的时代重任,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事业。

  随着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群众关注度逐渐从电视、报纸转移到客户端、抖音、公众号等新兴平台。目前,媒体融合大环境下,新闻记者面临着新时代的考验。为了确保新闻产品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应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培训,全面提高当前记者采访能力,真正发挥记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媒体融合环境下,记者转型方向

  媒体深度融合时代背景下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新闻记者身处融媒体环境,要积极应对新时代带来的挑战,最为关键的是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包含新闻发现、策划、采编、后期制作能力。新闻记者要对新型媒体平台有全新的认识,在掌握基本写作、采编基础上,积极学习视频拍摄剪辑、实时追踪、网络软件等知识,增加自身竞争优势。

  媒体深度融合环境下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新闻记者作为舆论信息的引导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闻记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牢记党媒姓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承客观真实的原则,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在媒体深度融合环境下要求新闻记者具有顽强的心理素质。新闻记者要学会公私分明,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当始终保持新闻记者应有的沉稳、执着品质。

  二、媒体融合环境下,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一)注重知识储备

  传统新闻媒体记者大多是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专业出身,文字功底、文化素养较高。进入媒体深度融合时代,记者获取新闻素材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化。例如,记者可以从社交平台上获取文字、图片、视频素材,进行二次采访后,生成全新的新闻产品,这是记者产出新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需要重视新闻真实性,不能因图快、图省事,便淡化新闻的真实属性。此外,需要后期进行深入采访,把事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搞清楚,提升新闻报道质量。

  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还应具有庞大的知识储备。在媒体深度融合环境下,记者会接触到海量的数据信息,信息涉及范围广,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往往会出现多种角度。如果新闻记者没有庞大的知识储备,便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准新闻点,错失新闻首发价值。因此,新闻记者应结合日常采访,从多个角度开阔视野,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丰富各行业专业知识,以满足受众群体的多元化新闻需求。

  此外,新闻记者应注重从抖音、微信等平台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事件,倾听群众对事件看法,进行有效整理,正确引导热点话题,提升群众认可度和媒体公信力。

  (二)具备新闻观念

  新闻记者要形成良好的新闻观念,利用媒体深度融合环境信息的先天优势,挖掘事件新闻属性,使新闻记者取得更大进步。

  新闻记者要具有新闻专业精神,牢牢把握新闻真实这一重要前提,对报道的新闻内容开展客观调查,并从中找出体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最简短的话语向受众群体传递最有效信息。

  新闻记者要具有新闻敏锐性。新闻记者不同于普通党员干部群众,需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从细节入手,从党的大政方针、中心工作出发,确保所收集到的新闻资料足够真实且有传播价值。

  新闻记者还要具备良好的新闻探索精神,切实关注基层民众需求,从而挖掘出新闻报道的潜在价值,选择正确的报道方向开展新闻策划工作。

  (三) 具有创新意识

  媒体深度融合要求新闻记者具有创新意识。如今,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新闻记者一方面应创新新闻方式,另一方面需在新闻节目的内容中融入新思想。第一,新闻记者应对当前新闻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到与民众喜好的契合点,从而打造特色新闻节目,助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二,新闻记者应当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新闻记者应当利用本身职业属性,通过抖音、微博等平台,转发新闻,发布对日常事件看法,加强与受众互动,拉近彼此间距离,让受众能够通过线上方式与新闻记者产生密切联系,进而推动新闻行业高效发展。

  要想保证新闻记者素质符合新时代媒体行业发展的要求,需从新闻观念、知识储备、创新意识、新兴技术等方面着手,提升新闻记者素质水平,并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充分吸收先进的工作经验,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