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种三茬收入翻两番

在地里“淘金”的种植能手

地区融媒记者 张亚辉 阿卜杜拉
和田日报 2023年08月04日

     8月3日,玛丽娅木罕在田间给同村村民伊盖木拜尔迪传授辣椒套种管理技术。 地区融媒记者 张亚辉摄

  “套种时要留70公分的田埂,田埂底下要施入处理过的农家肥,提升土壤肥力。凹槽要20公分深,在浇水、施肥过程中,能让肥料最大限度被植物根部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8月3日,在墨玉县阔依其乡吐特鲁克村的农田里,种植能手玛丽娅木罕·如孜瓦克给村民讲解套种技术。

  2015年以来,玛丽娅木罕不断摸索甜瓜、辣椒、玉米套种方式,利用时间差、空间差进行耕地高效轮作,实现了一田多用、一年三茬收入,亩均收益提高到1万余元。2022年,她将套种面积扩大到15亩,年收益达16万元。

  如今,玛丽娅木罕家100多平方米的房屋装饰一新,家用电器齐全,水电暖等配套设施完善,还购买了1辆小轿车和1辆货车。“要不是采用套种模式,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玛丽娅木罕说。

  敢于尝试 大胆改变

  2010年之前,玛丽娅木罕与大多数村民一样,在家养殖牛羊,种植核桃、小麦,种养收益一般,一年下来家里存不了多少钱。由于丈夫早逝,生活的重担压得玛丽娅木罕喘不过气来,但她并未气馁,她坚信只要勤劳肯干,早晚会找到增收的门路。

  吐特鲁克村毗邻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玛丽娅木罕家距离四十七团3连不到100米,她时常将家中的牛粪、羊粪运到3连去卖,由此结识了3连种植户玉苏普·萨迪克。她发现,玉苏普给地里施肥用牛羊粪,棉花、辣椒等农作物长势好,收益比种植核桃、小麦高多了。在玉苏普的点拨下,她产生了发展特色种植的想法。

  2010年,四十七团清理出很多荒地,玛丽娅木罕抓住机会找到四十七团有关负责人商议,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流转了10亩地,解决了发展种植业的土地难题。“当时,我也不知道种那些荒地能不能成功,但我相信,只要付出汗水,一定会有回报。”玛丽娅木罕说。

  勤劳肯干 善于钻研

  一开始,在玉苏普的影响下,玛丽娅木罕把流转的10亩地全部种上了棉花,但种棉花比想象中要困难。她四处向人请教,什么时候灌溉,什么时候打顶,什么时候施肥……

  那时,附近的2连、3连,她几乎跑了个遍,只为向有经验的种植户学习。在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见玛丽娅木罕向人请教棉花种植技术的场景。

  经过努力,2012年,玛丽娅木罕地里的棉花每亩产量达到200公斤,但受市场影响,棉花收益一直不太高。

  玛丽娅木罕心想,种棉花不理想,能不能改种其他农作物?

  2015年,玛丽娅木罕抱着试试的心态,种了2亩地辣椒,由于缺乏经验,浇水、施肥过程中,辣椒苗枯死不少,但产出的辣椒仍比棉花收益高。

  第二年,经过不断摸索,玛丽娅木罕不在平地上种植辣椒,而是在田埂上种辣椒,并将处理后的牛羊粪施到田埂底下,浇水、施肥通过凹槽。通过一系列操作,辣椒苗存活率明显提升,产量更高,品质更好,2亩辣椒收益1万多元。

  尝到甜头后,玛丽娅木罕把全部土地都改种辣椒,并尝试套种甜瓜、玉米。“田埂留宽,辣椒苗间隔远,空隙处还可以利用。”玛丽娅木罕说。

  经过多次试验,玛丽娅木罕发现,每年2月育苗,3月下旬栽种甜瓜,4月初移栽辣椒苗,并在辣椒中间种玉米,最为合适。

  “甜瓜上面种辣椒,缝隙错开。青辣椒害怕被太阳晒坏,我就套种了玉米,正好可以给辣椒遮阳,三种作物互相之间都不影响,一块地一年能实现三茬收入。”谈及套种经验,玛丽娅木罕滔滔不绝。

  玛丽娅木罕算过一笔账,以前种核桃树,收益最多能到2000元。如今,套种甜瓜、辣椒、玉米,1亩地能有三茬收入,收益1万多元,亩均收益翻了两番还多。

  致富不忘众乡亲

  看到套种作物收益好,许多村民开始找玛丽娅木罕学习套种技术。在玛丽娅木罕的带动下,目前,阔依其乡已有50余户村民流转800多亩土地,发展套种种植,种植收益的大幅提升让村民对种植致富信心更足了。

  吐特鲁克村村民伊盖木拜尔迪·加帕尔看到玛丽娅木罕通过套种农作物致了富,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于是也开始学习套种技术。为了避免出问题,伊盖木拜尔迪干脆跟着玛丽娅木罕一起种甜瓜、移栽辣椒苗、套种玉米。在玛丽娅木罕帮助下,伊盖木拜尔迪家套种的10亩地,年收益8万多元。“玛丽娅木罕把套种的经验都教给了我,帮助我家走上了致富路,我太感谢她了!”伊盖木拜尔迪说。

  “以后我会尝试种植更多品种的农作物,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帮助更多乡亲走向增收致富路。”玛丽娅木罕说。

  

  

  近年来,地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牧民群众团结拼搏、勤劳致富,通过学科学、学技能、学本领,积极创业,开阔了眼界,转变了思想,在种植、织毯、制鞋、打馕、烹饪、服装等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批带头致富能手,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开创美好幸福生活。本报今日起开设“能人巧匠”栏目,讲述致富典型人物故事,弘扬“奋斗改变生活”的正能量,展现和田乡村振兴发展进程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