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618-907年)
策勒县恰哈乡采集
和田博物馆藏
这是策勒县恰哈乡采集的唐代铁犁铧。犁铧是置于犁头部位的核心部件。随着牛耕和铁器的出现,春秋战国以后,中原地区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铁犁铧,并逐渐大范围地推行起来。汉朝在西域进行屯田,中原的犁耕技术随之传入西域。尼雅遗址发现的“司禾府印”煤精印证明东汉在精绝设置有管理屯田的专门机构“司禾府”,犁耕技术在汉代已传入当时的和田地区,铁犁铧也应同时传入。
唐代(618-907年)
策勒县恰哈乡采集
和田博物馆藏
这是策勒县恰哈乡采集的唐代铁犁铧。犁铧是置于犁头部位的核心部件。随着牛耕和铁器的出现,春秋战国以后,中原地区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铁犁铧,并逐渐大范围地推行起来。汉朝在西域进行屯田,中原的犁耕技术随之传入西域。尼雅遗址发现的“司禾府印”煤精印证明东汉在精绝设置有管理屯田的专门机构“司禾府”,犁耕技术在汉代已传入当时的和田地区,铁犁铧也应同时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