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融媒讯 (记者 张亚辉 胡礼政 阿卜杜拉 艾克甫江)11月1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决战沙海》大型系列报道第二期走进皮山县、民丰县等地,从空中俯瞰沙漠边缘“锁边”任务的攻坚区域,欣赏一条条公路、铁路给塔克拉玛干沙漠“描边”的诗情画意,看沿线各族群众蒸蒸日上的生活,见证人进沙退中的拼搏与智慧。
在皮山县藏桂乡至皮亚勒玛乡“锁边”施工现场,央视记者通过简易修路沙盘,向观众讲解挖沙开路、铺土工布、铺砂石料、洒水压平四个修建沙漠公路关键步骤,并介绍打井、供电设施及官网铺设等配套工程进展情况。
在民丰县和若铁路民丰段沿线治沙现场,央视记者讲解草方格治沙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将芦苇、麦草等扎入沙地成方格状,能有效固定流沙。其对铁路安全运营意义重大,草方格可降低风速,阻拦风沙对铁路的侵袭,减少沙害发生几率,保障铁路道床、铁轨等设施不受流沙掩埋、侵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央视主持人朱广权与驻站研究员薛杰一起盘点骆驼刺、沙拐枣、油莎豆等护路守线治沙“神奇植物”,探讨治沙与经济双收益。“骆驼的嘴硬,治沙的人硬,所以治沙的决心才这么坚定!”朱广权说。
“为了今天这场直播,大概准备了5天时间,主要用在选择点位、测试卫星信号和现场的画面拍摄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任秋宇说,这次直播聚焦皮山县“锁边”区域,给大家分享了沙漠如何修公路、“锁边”配套工程,让观众了解到“锁边”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