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航空公司客服”精准报出您的身份证号、航班信息时,您是否会放松警惕?2024年7月8日,于田县发生一起新型机票退改签诈骗案,诈骗分子通过视频共享软件远程操控受害人手机,短短15分钟内将张某银行卡内5万元资金席卷一空,给受害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当天,于田县居民张某接到一个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张某所乘坐的航班因航空公司原因延误,将对张某进行300元的延误险理赔。
诈骗分子在电话中准确报出了张某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航班号,从而取得了张某的信任。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张某在支付宝软件进行操作,并谎称张某未开启企业转账功能,无法申请退赔。接着,诈骗分子为张某转接了一个所谓的“专门理赔客服”,并指导张某下载了一款视频共享APP。
通过这款APP,诈骗分子向张某提供了一个虚假网址,要求张某登录并填写个人信息。张某在对方的指示下,提供了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及银行账号。随后,张某收到一个验证码,并将验证码告知了对方。诈骗分子以账户有问题为由,要求张某将银行卡里的钱全部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数据恢复,并承诺数据恢复后将钱款全部退还。然而,当张某按照诈骗分子的提示操作后,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5万元被悉数转走。此时,张某才意识到上当受骗,随即报警。
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分析指出,此类诈骗案件呈现出明显的套路:
首先,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机票信息,并冒充航空公司客服,利用航班延误或取消等理由骗取信任。
其次,诈骗分子以各种借口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信息、下载屏幕共享软件或登录虚假网址,以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
最后,诈骗分子以验证账户安全、激活退款通道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或提供验证码,从而转走资金实施诈骗。
据了解,此类诈骗已形成“信息窃取+心理操控+技术入侵”的完整犯罪链条,公众需高度警惕精准化、场景化的新型电诈模式。
针对此类诈骗案件,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一是要通过官方途径、正规平台订购和退改机票。
二是在收到类似航班取消、变动改签等内容的短信或电话时,应通过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网站等多渠道进行核实。
三是绝不轻易“共享屏幕”,以免泄露个人信息。
同时,公安部门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提高防范意识,一旦遭遇诈骗,要立即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警方及时开展侦查工作。
地区融媒记者 古丽阿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