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大棚里的“致富密码”

地区融媒记者 努尔古再丽 阿卜杜拉 阿布都米吉提
和田日报 2025年02月24日

  漆贤刚为大棚管理员指导草莓种植管理技术。地区融媒记者 努尔古再丽摄

  春节过后,正是草莓大量上市好时节,位于洛浦县杭桂镇托万皮切克其村的生态草莓园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月21日,记者走进草莓种植大棚,果香扑面而来,一颗颗饱满鲜红的草莓鲜嫩欲滴,让人食欲大增。

  记者在草莓大棚看到,种植户柔孜古丽·托尔荪托合提正熟练地采摘草莓,“先摘这些又大又红的,把两个筐子装满。”她边说边摘,手法娴熟,不一会儿,筐子里就装满了新鲜草莓。

  近年来,洛浦县推出优厚的创业扶持政策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前来圆梦。毕业于新疆农职院园艺专业的漆贤刚便是其中之一。2019年,他便开始在洛浦县种植草莓,打造了生态草莓园。管理的22座草莓大棚不仅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增收致富。

  “大棚里种植了多个草莓品种,包括奶油草莓、巧克力草莓、白草莓、粉草莓以及传统的酸甜口味草莓等。”漆贤刚介绍,6年来,他在草莓种植管理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实现了新鲜草莓全年供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草莓受到市场青睐。

  大棚种植的优势在于不受季节限制,能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漆贤刚不断精进草莓育苗技术,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成功摸索出了本地育苗的方法,实现了草莓种植成本降低、效益提升。

  如今,生态草莓园的草莓不仅畅销洛浦县,还销往周边县市,价格每公斤80元到120元不等,一座大棚年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在自己致富的同时,漆贤刚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

  柔孜古丽管理草莓园已有5年时间,不仅实现了就业增收,还学会了系统的草莓种植技术。“草莓园就是我们的‘聚宝棚’,特色种植让我们的腰包鼓起来。”柔孜古丽说,草莓园为村民打开了一扇增收的大门。

  生态草莓园的发展,是全地区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在政策扶持与创业者的努力下,类似的特色农业项目正遍地开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