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沙产业续写“锁边”新绿色

地区融媒记者 张亚辉 通讯员 罗亚
和田日报 2025年02月26日

  2024年11月28日,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示范区合龙(资料图)。地区融媒记者 张亚辉摄

  洛浦县在沙漠边缘种植的榅桲喜获丰收。地区融媒通讯员 罗亚摄

  策勒县种植的天山堇菜。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啦!”2024年11月28日,当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示范区合龙,现场干部群众欢呼雀跃,标志着新疆成功构筑起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这是在中国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遥感影像地图显示,勤劳勇敢的新疆人民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了一条绿色的“围脖”,给沙漠赋予了新的生机。“锁边合龙”之后,作为防沙治沙主战场的和田并未停下脚步,正在持续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道路,全力拓展防沙治沙面积,一幅“绿进沙退”“人沙和谐”的美好画卷在和田大地徐徐展开。

  “锁边合龙”之后,和田防沙治沙又有哪些实招?

  针对治沙面积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和田地区创新开辟治沙新路径,创新“划地到村、收益到户、分红到户”“划地到村、入股经营、受益到户”等模式,将国有未利用沙地承包给有意愿农户,鼓励群众参与防沙治沙。对于无意愿承包农户,由村委会委托入股,承租给企业或合作社托管,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收益统一分配到农户。目前,全地区已将42.86万亩土地划拨到417个村,承包给8070户群众,解决2万余人就地就近就业。

  对于治沙短期效益不明显问题,和田地区坚持治沙与富民相结合,积极培育治沙新产业,推广试种36种中草药,加快推进皮山县瓜蒌种植区、于田县与和田市玫瑰种植区、洛浦县榅桲种植区和策勒县天山堇菜保护区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规模达到10万亩。

  针对偏远无电力条件的治沙区域,和田地区探索降本新途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每200亩配套一套“光伏+滴灌”供水系统,降低治沙用电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面推广“深开沟、施底肥、中覆土、深接种”大芸种植技术,实现当年种植、当年接种、次年收益,为防沙治沙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和田地区统筹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科学谋划项目,用于建设供水设施、修简易道路、架输电线路、建分布式光伏电站等防沙治沙项目建设。目前,已平整沙地32.61万亩、铺设滴灌设施18.9万亩、培育苗木6000余万株,为春季植树造林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