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餐期间,阎宝龙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地区融媒记者 李凌燕摄
3月20日,地区第二中学物理教研组正进行教学研讨,从不同侧面关注物理学科教育与考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针对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进行了广泛研讨。天津援疆教师阎宝龙正是这场教学研讨活动的组织者。
阎宝龙是天津市第四中学副校长,先后三次开展支教工作,用他的话说:“路长情更长。”
2020年12月,阎宝龙首次奔赴甘肃省开展援教讲学。2022年5月,他再次前往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支教。两次支教经历,让他对大西北有了特殊的感情。2023年4月,当得知学校将再次选派干部赴新疆和田开展三年支教工作时,阎宝龙毫不犹豫递交了申请。同年8月,他带着满腔热情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愿以偿来到地区第二中学,担任学校副校长。
作为家中独子,阎宝龙的父母年近八旬,妻子同为教师,孩子正值学习关键期,但家人依然支持他的选择。临行前,母亲那句“海河儿女多壮志,舍家报国践初心”的嘱托,让阎宝龙牢记心中,并成为他的行动指南。
初到和田,干燥气候与漫天黄沙让阎宝龙感到了不适,但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和同事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很快适应了环境。
作为援疆教师,阎宝龙深知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团队建设是教育援疆的关键。他创新构建“党建工作+年级管理”体系,形成“2个党小组+3个年级组+6个职能组+9个学科组”的多维教学模式,实现服务全覆盖、责任全落实的管理效能。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这是阎宝龙的教育帮扶理念。他主动与年轻教师结对,为其量身定制“六维”培养计划,从德育规范到应急管理,从高考改革到心理建设,将严细精实的管理经验融入教育实践。
“援疆教师对我们精准指导后,我们对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通过‘教中研’‘研中教’,脚踏实地将教学工作做实做深。”教师王青松说。
工作中,阎宝龙倾囊相授教育管理和课题研究经验。为提升全校师资水平,他带头开展教研活动200余次,建立“津和云端教研”机制,同时,借助援教教师打造的津阗融媒体中心,搭建津和两地教师研修平台,组织数学、物理等学科联合开展教研活动30余场,推动天津“双新”教学经验在和田落地生根。2024年高考,“津和班”一本上线率与录取率实现双百突破,见证了教育帮扶的丰硕成果。
面对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阎宝龙坚持“副校长兼课制”,利用午休、晚自习时间,结合自身物理专业特长为学生开“小灶”。他探索的“提分策略五步法”,让许多物理基础差的学生成绩跃升30分以上,更用错题本追踪、思维导图记忆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去年8月,当看到学生阿迪力收到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阎宝龙比学生还开心,跳脚庆祝。他更深切体会到教育援疆的意义:“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要做照亮边疆教育的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