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力助推受援地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 张景齐
和田日报 2025年03月28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3年以来,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洛浦县工作队乡镇小组团(以下简称小组团)扎根洛浦县洛浦镇,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农业农村特色禀赋,以谋划项目为抓手,对接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资源,让洛浦县共享北京发展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目前,小组团累计谋划落地项目10个,资金总量8000余万元。其中,北京援疆资金支持4个共6700余万元,北京后方资源资本支持6个共1600余万元,有效助力受援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小组团谋划落地的项目之所以资金量大、支持力度大、落地见效快,主要得益于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同时与小组团超前谋划、合力攻坚、多措并举“巧”用力推动项目落实密不可分。

  坚持调研先行。本着积极作为、谋划项目、振兴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增收的工作原则,小组团从入疆伊始便积极联系走访受援地20个行政村,了解各村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对县域内特色资源禀赋等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篇,为推动援疆项目实施及确立援助重点方向奠定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围绕问题靶向施策、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针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限制多、时限长问题,建立了专班推进、专人跟进工作模式,坚持定期对接联络项目承办单位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及时跟进手续办理进展,研讨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推诿扯皮、拖延等突出问题,督导项目稳步推进。针对任务重、工程强度大问题,建立了日报、周报工作模式,每周组织研判项目进展、问题及计划,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在“两证一书”办理、招标文件准备及发布等关键阶段,实行日报工作机制,为项目按计划落地建设发挥了极大作用。小组团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源头管控措施,形成高效协同、坚定团结的专班队伍,有效解决了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困难问题,为项目谋划直至落地建设提供强大的战斗合力。

  坚持协同联动。指挥部领导以会议调度、现场调研、实地检查等形式带头示范、深入指导,为小组团谋划项目指明方向。小组团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拓展谋划项目思路,实现以点带面促乡村发展、带动就业和百姓增收的目的。洛浦县工作队每周调度项目进展,协调解决各类手续及影响项目推进的各种难题,为小组团落实工作部署、协调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小组团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冲锋在前、率先担当、靠前督导,把首善标准转化成为精神力量和昂扬斗志,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是顺利完成项目任务的根本保障。

  坚持小步快走。小组团干部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从小处着手、从实处发力,切实为民出实招、谋实事,助力本地群众增收致富。如,帮扶喀拉都外村新建、改造简易肉鸡育雏舍400余平方米,入村30余次传授养殖技术、开展鸡病诊疗,带动本村10户村民及周边3个村从事肉鸡养殖,一年时间内增加村民收入10万余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余元。搭建平谷区丝路电商直播集群“物流新马坊·和田洛浦镇”直播间,为洛浦好物销售提供了电商技术和资金支持,有效拓宽销售渠道。对接高标准农田流转竞标、投资种植,引进北京资深种植企业租赁农田1200余亩。

  坚持向前一步。工作向前一步是方法也是态度。小组团超前谋划、艰辛起步,多方协调沟通,确保根上的优质是援疆项目落地的关键性、乃至决定性的前提条件。如,在哈拉快力水库农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项目谋划中,提前聘请资深企业编制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牵头组织县自然资源局、发改委、林草局、水利局等部门多次召开项目联审会,从源头对项目选址、规划等进行审核,夯实项目合法性基础,减少后顾之忧。在基层党建阵地提升项目中,积极为项目设计建言献策,丰富项目建设内容。小组团坚持谋早谋全谋深谋细,有的放矢,为工作注入了层层保障。

  坚持增强“造血”。一方面,在推广肉鸡养殖、肉牛品种改良过程中,小组团注重入村“手把手”传授技术,提升群众技能水平,填补养殖从业人员技术空白。在推广农田种植、大桃种植过程中,大力引入北京先进的种植理念、专技人才,分批组织种植技术集中培训,为洛浦县批量培养种植技术人才,带动洛浦种植业良性发展,为受援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小组团注重做好项目“后半篇文章”,重运营、重效益、重可持续,发挥项目在辐射示范引领、联农带农增收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增强项目持续带动受援地乡村振兴发展的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小组团将“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的理念贯彻始终,时刻为群众最切身的利益着想。通过政策保障、就业保障、分红保障等手段保护群众切身利益,凝聚群众的发展共识,实现共建共享。政策保障方面,在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项目谋划中,考虑到村委会无收益来源,对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由村委会向镇政府、县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申请运维资金,实现村委会利益不受损。就业保障方面,提前设定带动就业指标,在项目施工中及投产前与施工企业对接,建议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本地劳动力就业。在项目投产后与运营企业沟通,建议企业结合运维需求,为本地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在分红保障方面,项目建设占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地的,坚持底线标准不动摇,即每亩土地每年分红不得低于同年本地流转土地价格的平均水平,引导运维公司与村委会签订分红保障协议,保护村民利益。

  作者系北京市援疆洛浦县工作队干部、洛浦县洛浦镇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