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共产党人在和田的光辉历程

和田日报 2025年04月09日

  编者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在我们庆祝70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之际,我们不应忘记抗日战争时期为和田解放事业作出重要历史贡献的中国共产党人。地委史志办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和田人民作出积极贡献的红色历史资料,现予以刊发,以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建设美丽和田而努力奋斗。

  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军阀盛世才为了取得苏联的支持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亲苏、亲共政策,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37年4月,从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进入新疆开始,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巩固发展与盛世才的统一战线关系,1937年至1939年,中国共产党先后从西路军左支队(后改称“西路军总支队”)和延安以及往返莫斯科与延安之间途经迪化的中国共产党人中,选派一大批干部到盛世才政府中工作,其中,10名中国共产党人被派到和田工作。

  中国共产党人在和田认真执行党在新疆工作的方针,为在和田贯彻“六大政策”,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援抗日战争,建设和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为和田各族人民办了大量的好事,在和田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一、创办和田新闻事业,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募捐活动。1939年4月,中国共产党人马殊被任命为新疆日报社和田分社编辑,7月7日创刊了第一期四开四版油印《和田报》,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发动和田人民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开展广泛的抗日救国活动,支援前方抗日战争,在和田的共产党人积极向《和田报》投稿,撰写社论、时事评论及其他抗日进步文章,宣传“六大政策”,宣传、动员、团结和田各族人民支援抗日战争,极大地鼓舞了和田各族人民的抗日热情。1938年11月,和田成立了和田抗日后援会,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这个组织,团结了一大批各族进步青年。这一时期,在抗日后援会的组织下,每逢节日、纪念日,维文会、回文会、汉文会(群众性文化团体)里的进步青年上街演讲、演活报剧、教唱革命歌曲,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抗日宣传和募捐。在中国共产党人宣传、动员、影响下,和田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族人民群众和各界爱国人士纷纷起来,倾自己的物力财力援助前方抗战,整个和田充满着抗日的气氛,人人以讲抗日为荣。   

  据统计,1938年至1943年,和田人民为抗战捐献10架飞机,募捐到喀票(清末及民国年间流通于喀什、和田两个地区的货币)277万余两,银扣子19两,沙金、首饰10两及大量银元、木料、衣物等。

  二、整顿财政税收,恢复发展生产。由于连年战乱,和田地区经济受到严重摧残,1938年7月,在和田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按照时任新疆省财政厅副厅长毛泽民的指示,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对巴依(地主)的资本、土地进行复查,重新制定纳税量,查出了地主瞒报土地、降级错报土地、贫苦农民的土地被升级替代地主纳税等问题,制定了合理的纳税制,地主纳税增多,贫苦农民纳税大大减轻,政府增加了税收。贫苦农民高兴地说:“这下纳税公平了。”其次,体恤民艰、扶救农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争取下,1938年12月,政府无代价地散发价值合银一万两的蚕籽给贫苦农民,发展和田蚕业;1939年3月6日,和田发布《逆产地亩出租条例》,规定极低的地租,鼓励贫苦农民租种;1939年6月5日,全地区发放春耕贷款一万二千五百元,发放麦、谷籽种各三千石;还以半价发给贫苦农民大量蚕籽,同时扶持、倡导发展地毯、造纸、皮革业以及和田的金玉矿业,使和田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贫苦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其三,为了防止风沙的危害,在和田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很重视植树,每到春天,召开植树动员大会,散发植树标语口号,动员各族群众积极开展植树活动,减少沙害。1939年至1940年和田区植树(成活)316万棵。在恢复发展和田农业生产中,在和田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社会救济工作,成立职业介绍委员会,收容安置无业游民,收容孤贫180人到救济院,达到“莠民改善,盗风弭,而地方安”。

  三、架桥修路,造福和田各族人民。以前和田玉龙喀什河、墨玉喀拉喀什河每年7至8月间山洪发时河水暴涨,致使两岸人民不能通行,严重影响了生产和人民生活。1938年中国共产党人到和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领导人民开展架桥工作,组织宣传队到和田、洛浦、墨玉三县宣传建桥意义,发动各县民众参加建桥劳动。1939年3月15日,长247米的玉龙喀什河大桥建成通车。1941年又组织修补了墨玉喀拉喀什河大桥,喀拉喀什河大桥于5月25日修好通车。针对和田公路狭窄,浮土又厚,交通十分不便问题,1941年4月,中国共产党人陈解虚动员民众翻修墨玉至皮山公路,用卵石加固路基,加宽路面,并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民工在墨玉交通要道上修桥24座,拓宽县城5条大街。

  四、创建医院,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人到和田之前,和田全区70多万人没有一所医院,和田人民深受疾病煎熬。中共党人为了改变这种无医无药状况,为人民解除病痛之苦,积极筹建了有30张病床的和田医院,1938年11月正式开诊。为了满足民众对治病的需要,1941年2月又从苏联聘请了外科大夫和牙科大夫到和田来为人民治病。针对当时和田教育十分落后,没有正式校舍,人民百分之九十八不识字的现状,为了扫除文盲、鼓励青少年入学学习文化知识,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和田教育局捐献五个月的薪金喀票五万五千两作为奖学金,并从马虎山逆产项下拨出喀票十五万两作为教育基金。为解决教师的不足问题,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支持下开办了三期教员速成班,有302名教员毕业于速成班。1940年6月24日还在叶城、和田两个县分别举办了暑假讲习会,全区公立、各文化会立小学教员参加了讲习会。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和田区教育局于1939年10月1日成立了教育促进会,并成立了民众学校,学校免费供给学生书本笔墨。中国共产党人马殊、马税亲自担任小学、民校的授课老师。1938年4月统计,和田全区有学生695人,12月统计全区已有学生1045人,增加了52%。1939年,六个县的公立、私立学校有学生22304人。

  五、改造旧军队,巩固边防安全。针对军队纪律松驰,有旧军队吃喝嫖赌的恶习,战斗力很差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谷志远、谭庆荣积极给战士讲解抗日救国道理,用民主的红军连队方法教育管理士兵,打倒日寇,解放国土,建设新中华成了士兵们的谈论中心。成立伙食委员会,由士兵自己管理伙食,账目公开,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大唱抗日歌曲,士兵们情绪活跃,嫖、赌及其他各种恶习随之大量减少,使部队焕发出新的精神。针对一小撮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进行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常有匪害扰乱人民,给和田的社会治安造成了很大的危害,1939年1月11日,在共产党人领导下,和田区发布了收枪奖惩办法的通令和布告,经过反复宣传、动员、查访收缴了散落在民间的大量枪支,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边防哨卡年久失修,影响边防安全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组织重修边卡设施,谷志远为保证边卡设施的修建和部队供给做了大量工作。

  1942年起,盛世才加紧与蒋介石勾结,当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处于困难时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处于艰难阶段,盛世才投靠了蒋介石,背叛了“六大政策”,破坏了他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盛世才将在新疆各地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陆续调回迪化,先软禁,接着逮捕入狱。在和田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谷志远、谭桂标、马锐、马殊、薛汉鼎、黄永清等都先后于1941年至1942年离开和田,钱萍、陈解虚在和田工作到1943年3月后,被盛世才逮捕入狱。至此,中国共产党人全部被迫离开和田。

  和田地委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