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株生长繁茂,将上部的分枝打掉一些,使养分更加集中,结的果实更大更多。”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值大棚种植管护的关键期,3月14日,在和田市吐沙拉镇玉和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里,技术人员正忙碌着给村民教授蔬菜管理技术。
当日,在温室大棚里学习蔬菜管理技术的村民中,吐热尼沙·努尔巴克学得格外认真。以前因为她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家里务农,但她很想出去找份工作,增加家庭收入。去年,村干部了解到吐热尼沙的情况后,鼓励她学习种植技术,在家门口就业。“我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学到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每月工资2000元,离家近不耽误我照顾孩子。我会好好学技术,争取以后自己承包一个大棚。”吐热尼沙充满自信地说。
近年来,吐沙拉镇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2020年,经驻村“访惠聚”工作队申请,玉和村争取到500万元资金,把村集体的120亩荒地打造成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并成立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玉和村党支部书记阿卜杜如苏里介绍,现在大棚蔬菜种植园有20个蔬菜大棚,其中14个大棚种植茄子,5个大棚种植黄瓜,1个大棚种植草莓,通过引导村民种植大棚,一步步走上致富路。
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工作队与村“两委”引进企业,成立蔬菜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玉和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介说:“前三年是公司统一管理,统一种植,三年后公司会把大棚移交给村民,让他们每人种植一个大棚。公司提供技术、种苗、肥料,一条龙服务,同时进行统一收购,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020年以来,吐沙拉镇共使用各类专项资金600余万元,新建改造30余座蔬菜大棚,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实现了村民就近就地就业,解决了近百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平均每人每年增收2万元。同时把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鼓起“钱袋子”,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