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融媒讯 (记者 胡旭东 张雅芝)7月28日至29日,自治区红枣产业体系和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在和田地区开展了新疆红枣产业观摩交流活动。
此次观摩交流活动人员有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6家科研机构和院校共40多位专家学者。
观摩交流中,大家走进新疆大漠丝路红林果业有限公司红枣基地、和田好滋味枣业有限公司红枣基地以及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红枣基地,实地查看了红枣基地的栽种模式、生长状况,了解了栽种品种、栽植成本等情况。大家对基地枣树的栽培模式创新与关键栽培技术给予了肯定。并对红枣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给予很大的肯定和期望。
在新疆梦鲤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桃基地,大家实地查看了桃园,通过听取介绍,了解了企业的三大创新循环发展模式、省力化种植模式和未来发展规划。在品尝了香甜可口的桃子后,大家纷纷表示,和田不愧是水果的优质种植区。
在洛浦县农业园区红枣精品园,专家学者们看到了栽于1984年,至今已有38年树龄的枣树。通过园区负责人的讲解,大家了解到园区枣树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种植模式,投入少,管理消耗人力少。专家学者们表示,传统种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要将其发展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提出建议,可以通过隔一行种植一行油菜、小麦等间作,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在和田红枣交易中心,专家学者了解到这是集红枣晾晒、交易、加工和仓储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有红枣晾晒交易区、电子结算服务区、生产加工区和仓储物流区四大板块。在了解到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合运营模式,为当地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带动周边30万枣农增收致富后,大家纷纷赞扬。
“今天看了两块骏枣基地,它的管理模式、修剪模式都非常好,从现在坐果的情况看,我感觉亩产应该在500公斤到800公斤,达到了我们管理的标准。今后产能面积区域稳定以后,新疆的红枣在全国销售市场将得到最大化的提升。”阿克苏地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书记宋卫说。
“看过这些红枣,觉得新疆地域辽阔,虽然土壤条件较差,但在新疆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其中有我们陕西枣区值得学习的地方,特别是规模化经营这块,包括新品种的推广示范,都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和田今后能补充更多年轻力量,让新疆特色水果更好更快地发展,让更多老百姓受益。”陕西省果业研究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白海霞说。
交流活动中,大家还走进和田博物馆,感受和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和田的认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元和元年锦囊等镇馆之宝引来大家阵阵赞叹。
“和田不仅大枣出名,和田的历史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参观完博物馆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