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3年07月11日

策勒县

因地制宜科学种植促增收

  地区融媒讯  (记者  王兴林  胡礼政  阿卜杜拉)7月7日,记者走进策勒县津南新村村民伊巴代提·图尔荪家的日光温室大棚,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藤蔓,汁多可口的桃子基本已采摘完,3个大棚为她家带来了2.5万元的收入。

  津南新村是易地搬迁村,2017年以来,村里围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特色林果种植,有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现在,津南新村家家户户种植大棚蔬菜和特色林果,种植的水果有草莓、油桃、无花果等,林果产业逐渐成为助农增收的新“法宝”。

  “津南新村有401座大棚,村民主要从事大棚种植和养殖业。我们以农旅综合体打造推动服务业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农家乐等,持续加大技术提升、管护力度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每座大棚增收1.8万元以上,形成高规格的县城近郊景观、运动休闲基地,开发假日旅游项目,发展服务业经济。”津南新村党支部书记张志瑞说。

  来到海日古丽家,临近火车道下的院子里“挤”着10个拱棚,棚间1米宽的间隔也种着菠菜等作物,大棚里油白菜、西红柿、辣子、芹菜……长得郁郁葱葱,家里的这些小拱棚,一年能给她家带来3万元以上的收入。海日古丽说:“我们这里离县城不远,好多开饭店的商家都上门来买蔬菜。我的大女儿大专毕业在医院实习,老二在内高班读书,我要好好干,努力改善家里的生活。”

  近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策勒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积极推广温室滴灌、机械卷帘等新技术的同时,因地制宜加快种植业良种良法的集成、推广和应用。同时还立足城郊优势,采取示范带动、政策驱动、科技推动等有力措施,大力引导农户发展庭院小拱棚、特色林果业,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据策勒县统计局数据显示,策勒县2022年生产总值32.4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9.5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21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42亿元、粮食播种面积255018亩,总产量94054.88吨、瓜果类总产量9132.46吨、牛羊肉产量8495吨。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