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田市人民法院拉斯奎人民法庭院内,有一个名为“垂柳调解室”的地方,一棵垂柳、一张板床,简单的陈设,所起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为何这个调解室的名字如此特别?原来,在法庭院内有一棵垂柳树,法官和当事人都喜欢坐在垂柳树下的板床上调解案件,渐渐地,这里就被大家称为“垂柳调解室”。
垂柳纤细,却韧性强。“垂柳调解室”调处矛盾纠纷也始终坚持认真倾听、耐心劝导的原则,给当事人一个宣泄情绪、彼此交流的平台,真正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做到既化解矛盾又不伤感情。
8月24日,法官阿不都热扎克·阿不都卡德尔正在“垂柳调解室”耐心劝导双方当事人。原来,巴某在与买某离婚后,协议孩子由巴某抚养,买某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200元。后因200元抚养费支撑不起孩子的日常开销,加之孩子又生病需要治疗,巴某来到拉斯奎人民法庭起诉,要求买某承担孩子一半的医疗费并增加抚养费。前两次调解都没成功,双方当事人争执不下,在言语往来之间,矛盾也开始“升温”。为了缓和双方的情绪,法官阿不都热扎克请双方来到“垂柳调解室”,面对面坐在垂柳树下沟通协商。
“作为父母,虽然离婚了,但是你们要多考虑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教育问题。”在法官的耐心劝说下,最终父母对孩子的爱占据上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买某当场支付了孩子一半的医疗费用,并同意将抚养费增加到每月500元。
“垂柳调解室”受理的案件多是婚姻、财产、债务类案件,都是熟人之间的纠纷,如果只是依法审判结案,定了对错就伤了和气,关系也僵了,还容易产生新的矛盾。对这类案件,“垂柳调解室”始终坚持能调则调、多调少判,耐心讲法、讲理、讲情。面对面盘腿而坐的方式接地气又贴心,更容易让当事人敞开心扉、握手言和。
据了解,“垂柳调解室”自成立以来,已累计调解民事纠纷案件1115件,参与现场调解158次,开展法治讲座23场次,提供法律咨询2000人次,“垂柳调解室”现在已经成为和田市人民法院的一张名片。 地区融媒记者 张雅芝
通讯员 赵福 王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