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洛浦县布亚乡欧吐拉昆孜亚村时代地毯有限公司车间里,20多名员工正赶织地毯,负责人买吐送·胡普丁穿行在地毯架之间,校对地毯花样和图案。
“现在公司正在加快编织辽宁省的35幅地毯订单,目前,大部分已经编织完成,将在15天之内全部给客户发过去。”买吐送高兴地说。
买吐送出生于洛浦县布亚乡欧吐拉昆孜亚村的一个地毯编织家庭。由于长期接触,他对编织地毯有着浓厚的兴趣。1975年,买吐送跟随父亲学习地毯编织技术,并学会了十余种编织技术。1986年,买吐送买了两个木制地毯架,与妻子一起开始编织地毯。后来,他的家庭小作坊规模不断扩大,地毯编织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和田地毯织造技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买吐送备受鼓舞,抓住机遇,成立时代地毯厂,主要经营手工羊毛地毯编织,并注册了“时代”商标。2015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买吐送获得54万元的项目资助,盖起了600多平方米的双层厂房,配备16个钢制地毯架,创办了时代地毯有限公司。
买吐送结合多年的地毯编织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地毯图案和花样,掌握了16种织造技艺,能编织出铺毯、风景挂毯、坐垫毯等多种款式的手工羊毛地毯。买吐送多次参加自治区及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他编织的《十二木卡姆》《喀纳斯湖》《丝绸之路》《马赫木喀什克尔》等地毯作品获得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称赞。
“现在工厂有不少的订单,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地,地毯月销量50平方米。”买吐送乐呵呵地说。
公司目前有32名员工,这些员工都是附近村村民。欧吐拉昆孜亚村村民艾比拜·阿卜都卡迪尔以前是家庭妇女,自时代地毯有限公司成立后,她就在公司学习地毯编织技术,并成为其中一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公司就在村里,上班很方便,还可以照顾家人,月收入2000多元,我的生活越来越好。”艾比拜边织地毯边说。
作为洛浦县手工羊毛地毯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编织地毯40年的买吐送从1990年就开始收徒传承技艺了。在公司成立后,买吐送对外免费传授地毯编织技术,已培养出了200多名徒弟,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公司年加工地毯500平方米,销售渠道不断拓宽。依靠政府主导、传承人带头,和田手工羊毛地毯织造这门传统手艺开启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途径。
“我想扩大生产规模,争取公司就业人数达到50人以上,把年加工量从现在的500平方米提升至1000平方米,让和田手工羊毛地毯走向全世界,通过地毯编织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买吐送对今后的产业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