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3年10月11日

大棚菜结出“致富果”

地区融媒记者 胡对红

  10月10日,王玉朋(右一)和工人一起将挖好的小葱进行摘捡,准备上市。地区融媒记者 胡对红摄

  “我家大棚里种植的小葱成熟了,每天都雇人帮忙挖葱,进行摘捡后,销往和田各大市场。”10月10日,和田县经济新区和融新村蔬菜大棚种植能手王玉朋说。

  今年47岁的王玉朋中等个头,精瘦身材。近年来,他引导村民参与绿色生态、蔬菜大棚种植,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目前,他与妻子乔绪华种植了14座蔬菜大棚,6座种植小葱、6座种植韭菜、2座种植大青菜。

  “我将摘捡好的小葱拉到和田北慕蔬菜批发市场销售,批发价格每公斤8元,每座大棚能产小葱1.5吨左右,除去人工、肥料、水电费等,收入还是不错的。”王玉朋说。

  2017年,王玉朋和妻子从河南老家来到和田。在和融新村买了房子,承包了6座蔬菜大棚。在河南,夫妻二人种植的是大田花生、小麦,初到和田时没有种植蔬菜大棚的经验,翻地、浇水、施肥、育种都不专业,在村里的技术员那里,经常能看到王玉朋虚心学习的身影。

  勤劳加勤学好问。王玉朋第一年种植的西红柿、辣椒喜获丰收,每座大棚收入1万元。夫妻二人的辛劳得到了回报,有了继续种植蔬菜大棚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支持种植户发展,除了技术员随时上门指导外,乡政府还为王玉明免费发放了旋耕机及农药、塑料棚膜等。

  种植蔬菜大棚3年后,王玉朋有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成为附近有名的种植能手。2020年,他承包的大棚达14座。

  王玉朋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种植品种,加强大棚管理,在大棚内全部安装了滴灌设备。在种植上,主要用农家肥,通过轮作换茬,敞棚、增温、增光等技术措施,他每年收入15万元以上。

  致富后的他没有忘记邻里乡亲,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指导乡邻种植蔬菜。在蔬菜种植中,谁家有难题,他都会上门指导,他的电话号码成了菜农的热线。

  “虽然种菜比较辛苦,投入的精力也多,但好在有非常理想的回报。”王玉朋说,“我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村民学习科学种植技术,把蔬菜大棚种植好、管理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