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笔者走进策勒县丝路驼铃商贸有限公司看到,工人正忙着加工红柳枝,有的削枝,有的打捆,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2018年5月,麦麦提江·麦麦提在策勒县固拉合玛镇幸福村成立了丝路驼铃商贸有限公司,村委会提供350平方米的场地,公司每年给村委会交纳租赁费。公司成立后,也曾做过其他生意,但效益不是太好。一次偶然的机会,麦麦提江发现红柳签深受市场的欢迎,正好本地也有许多红柳树,就萌生了用红柳枝做烤串用的红柳签的想法。
公司从刚开始的小规模发展,到现在的大量收购红柳枝,使本地红柳在发挥生态价值的同时,逐步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小产业。
目前,麦麦提江的公司已有15名员工固定就业,月工资在1500—3000元不等。今年44岁的穆凯代穆罕·麦提图尔荪以前在家务农,2018年到公司后,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我刚进公司时还不会制作红柳签,通过实际操作,逐渐学会了红柳签制作技术。在家门口就业,有了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我非常满意现在的工作。”穆凯代穆罕说。
策勒县丝路驼铃商贸有限公司每天可以加工1-2万根红柳签,加工好的红柳签发往广州、河南、湖南等地,公司年利润20余万元。麦麦提江说,他还要带动更多的村民把红柳签变成“致富签”。
地区融媒通讯员 米日古丽 如则买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