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墨玉县托胡拉乡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展高产高效示范田创建,通过精细化管理充分挖掘作物单产潜力,示范带动推进科学种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10月27日,在托胡拉乡红光村、英尧勒村高产高效示范田,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连片的耕地次序分明,与村庄、树木、田埂交相呼应,勾勒出一幅秀美的乡村田园画卷。
“以前这片耕地高低不平,产量也不高,乡党委、村委会通过研究,决定把我们的土地平整成高效农田,并统一播种小麦。”托胡拉乡英尧勒村党员麦提图尔荪·麦麦提说。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用15天时间把土地整理出来,村民都很开心,他们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把这些地变成产量高、效益高的黄金地。”英尧勒村党支部书记吾吉阿力木·霍加卜杜拉说。
今年9月初,在广泛了解群众意愿后,托胡拉乡党委、政府决定以英尧勒村和红光村的土地碎片化整理为试点,总共整理土地1000亩,其中:红光村600亩、英尧勒村400亩。整理好的土地根据地理优势、植被覆盖情况,进行统一规划、机械化翻地、播种,统一管理,试种“新冬55号”小麦,现已完成播种任务。
托胡拉乡党委书记文开靖介绍:“今年‘三秋’工作,我们按照县委的要求,在3个村实施土地碎片化整理,把原来的小梗子、小水渠、地中间的小路全部去掉,土地由原来的1000亩变成了现在的1102亩。”
“以前我们的土地比较分散,6亩地分4个地方,浇水很不方便。现在土地整理后,修好了路和水渠,我们统一种植省时省力。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种植,增加收入。”英尧勒村村民阿卜杜凯尤木·卡迪尔高兴地说。
连片的土地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机械化播种、规模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通过集约化管理,我们每亩地的成本比原来降低了100元,机械化管理集中连片的土地,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粮食产量,预计2024年平均亩产可以达到650公斤,亩均增产100公斤。”文开靖说。
今年,墨玉县在开展高产高效示范田创建中,让小田变大田,多块变一块,低产变丰产,构建农田集中连片、空间形态高效集约的耕地资源利用新格局,实现了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