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4年02月20日

阿布都乃比的兔产业

     2月16日,阿布都乃比在给兔子喂食。地区融媒记者 古哈尔尼沙摄

  2月16日,在和田市玉龙喀什镇库提其村村民阿布都乃比·阿布来提家,一排排整齐的兔养殖笼内,一只只雪白的兔子蹦跳着,毛茸茸的兔崽依偎在母兔的怀里。阿布都乃比细心地给兔子喂食,脸上洋溢着喜悦。“前两天刚卖了一批,赚了6000多元呢!”阿布都乃比笑着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玉龙喀什镇以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肉兔繁育等特色养殖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壮大养殖业经济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一排排整齐的兔笼,一窝窝活泼可爱的兔子,为越来越多像阿布都乃比一样的村民带来了稳定收入。

  今年40岁的阿布都乃比曾外出打过工,做过零售,按他自己的话说,之前的工作都“没成大事”。2023年,经过实地考察,阿布都乃比看中了兔产业发展的前景,于是决定养兔子。

  说干就干,阿布都乃比建起了140多平方米的兔舍,引进了100多只肉兔,开始了自己的养兔事业。“创业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阿布都乃比说,“刚开始养殖兔子,我也面临着不懂技术和没有销售市场的双重挑战,但好在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了。”

  不懂技术,阿布都乃比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不断学习和探索,与养兔专业人士交流经验,到各地的大型养兔场学习先进技术等。慢慢地,他掌握了一整套养兔技术,从室内温度的调控到饲料配比,再到疾病防治,每一项他都亲力亲为。在他的精心饲养下,兔子成活率高,繁殖能力强,养殖规模越来越大。

  没有市场,阿布都乃比就积极主动外出对接,与一家养兔专业合作社达成了收购协议,让他的兔子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为他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不到一年时间,我已经卖了7次成兔,一共收入40000元。”阿布都乃比说。

  近年来,玉龙喀什镇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以“政府+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通过政府支持和技术推广,如今,鸡、鸽、兔、骆驼、牛等畜禽养殖不断形成规模,养殖大户达56户,养殖合作社达11家,科学化、规模化的养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新的一年,阿布都乃比的心愿是养好兔子,卖好价钱。阿布都乃比对今后兔产业发展制定了计划:兔舍要扩建、兔子要扩量、设备要补齐……“最主要的就是今年能够成立一个合作社,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收入一定会越来越高,乡村一定能够建设得越来越漂亮。”阿布都乃比说。

  地区融媒记者 古哈尔尼沙  阿卜杜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