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区聚焦自身优势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搭建招商平台,主动发掘招商途径,高效推动引资合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和田落地,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招商成绩单。
聚焦优势资源抓招商
乘着时代的东风,地区围绕优势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绿色矿业、光伏发电、纺织服装等一批优势产业在和田迅速落地。
2023年2月,地区在厦门举行绿色矿业产业集群招商推介会,向国内众多企业推介和田矿产资源,145家企业参加招商推介会,与30家企业在矿山开发、冶炼加工、新材料制备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合同金额达828亿元。随后年产20万吨碳酸锂项目、10万吨锂盐项目迅速落地推进,预计今年6月底投产运行。
和田光热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发展光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过去一年,和田大力引进光伏企业,在戈壁、沙漠上建设光伏基地,将“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作为工业发展新的突破口,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推进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 9座,容量220万千瓦,是2022年之前光伏装机容量之和的3.5倍多。
截至2023年底,地区光伏总容量282.36万千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5万吨,减少大气污染排放310万吨。
锚定产业链条抓招商
过去一年,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五大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产业链的拓宽升级,地区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也在不断细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和田地区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产业园)。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和田矿产冶炼和精深加工的承载地,是地区实施的“头号工程”。
此外,地区推出延链、补链、强链的针对性招商举措,纺织服装、消费电子产品、设施蔬菜等产业链变得更加成熟,)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完善以及自身品牌建设,从简单的生产、加工,到销售、售后服务,这些招商引资企业正在不断做大做强。在补齐玉石、特色种植、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链中缺少的重要环节后,和田将有更多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共同织密整个产业网。
依托平台会展抓招商
过去一年,地区多次到外地开展招商工作,依托援疆省市平台及自身产业优势“走出去”,进行招商洽谈,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3年2月,津垦牧业肉羊研究院在于田县希吾勒乡落地,和田地区肉羊养殖业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3月,北京援疆众创空间首场创业行活动在北京举行,和田企业代表共走访参观17家企业、园区、工厂、基地,达成两项合作意向。10月,地区在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上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88.24亿元。11月,和田32家企业150余种商品亮相2023中国·天津投资贸易洽谈会暨PECC博览会,与国内外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走出去”为的是“引进来”。去年11月和田地区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展厅建成运营,目前已与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敦奴联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能工建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好运联联信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藏格创业投资集团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筑得好巢起,自有凤凰来。过去一年,地区大力优化综合发展环境,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为投资者打造更好的创业环境。
目前,全地区已建成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273万平方米,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海关、口岸业务、保税物流、陆路联运等平台正积极打造中。喀和铁路东延至若羌县,构筑第二条出疆铁路通道。南航、国航、天航等10多家公司进驻和田,和田与国内多个城市实现直航。
随着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和田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开放空间空前壮阔,必将成为我国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是推动产业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和田地区招商引资(新/续)项目436个,全地区招商引资企业(项目)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17775人。
“新的一年,我们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1亿元,年增幅25%的新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5+3+25’,以优势资源招商为重点,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会展招商及新型媒体招商等多种方式并用,不断让招商引资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出强力引擎作用。”地区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姚书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