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融媒讯 (通讯员 张淑华 才让东主 阿卜力克木)眼下,和田1.4万亩的温室大棚种植的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进入采摘期,开始批量上市。
3月31日,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种植的螺丝椒开始采摘,工人穿梭在辣椒丛中,采摘、装筐、搬运,现场繁忙而有序。
“基地种植螺丝椒600亩,一年两茬,一茬亩产量在5吨左右,按现在的市场价每公斤6元来计算,亩均年产值6万元左右。”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技术员王保银说。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占地面积10000亩,共建成温室大棚1000座,主要种植西红柿、辣椒、玉菇甜瓜、樱桃等果蔬,年产量6万吨以上,年产值达2.4亿元,共吸纳1300余人稳定就业,季节用工50000余人次。
和田县巴格其镇欧吐拉巴格其村村民阿布都合力力·吾吉阿布都拉说:“我在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承包了2个大棚,种的都是辣椒。一个棚的管理费每月是2000元,一个月能拿到4000元的工资。打算明年多承包一个大棚,这样我的工资就更高了。”
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病虫害少等优势,有利于设施农业的发展。2002年,地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戈壁沙漠设施农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田从最初期的土墙大棚到现在的全钢结构标准化温室大棚,设施农业初具规模,全地区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2.63万亩,实现了周年四季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
和田市吉亚乡玉叶村村民凯丽比努尔·赫克木说:“我家有一座两亩地的大棚,种的是反季节西红柿,一亩地产量5吨左右,一年下来能收入6万元。”
“2023年,地区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16.6万吨,产值约8.3亿元。”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尹永忠说。
为持续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在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地区共投入资金35.9亿元,新建4656座沙漠戈壁日光温室,逐步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水肥一体化和环境控制智慧化。今年,地区启动了“设施农业、优质果蔬提升年”行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新疆塔里木大学的大力支持下,落实老旧日光温室大棚改造,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控能力,推动“联农带农”机制。
尹永忠说:“我们将围绕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大力提升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做好产销对接四个方面,推动地区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到2024年底,力争实现全地区2.63万亩设施农业大棚亩均增收4100元,农村人口人均来自设施农业部分增收60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