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融媒讯 (记者 张亚辉 艾克甫江 许晓龙)5月11日至12日,新疆和田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在和田召开,立足和田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理清发展思路,加强合作交流,加快中医药产业延链强链补链,推动和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张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董云龙,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玉苏甫·买提努尔出席大会并致辞。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立国,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肉苁蓉研究首席专家屠鹏飞,安徽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教育部省部共建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彭代银等业内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近年来,和田地区坚持把发展中医药产业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和田地区“6+2+N”产业集群战略,推动形成以肉苁蓉、玫瑰花为主的48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立了覆盖地县乡的中医诊疗体系,构建了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贸易流通、科技研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促进了和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彤在致辞时说,新时代新征程,和田地区将以大力度、多举措持续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努力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和田贡献。恳请国家、援疆省市、自治区有关厅局一如既往关心和田、支持和田,赋能和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诚挚邀请更多国药大师、企业家集聚和田投资兴业,助力和田打造新时代中医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集聚、文化传承的高地,实现共赢发展。
董云龙致辞时表示,此次大会对于释放和田中医药资源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和田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希望和田地区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中医馆批量升级,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吃上放心药。借助和田资源禀赋,遵循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中医药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把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特色产业。
玉苏甫·买提努尔表示,新疆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适宜多种中药材的引种和种植,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类独特、品种优良,发展中医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创新,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会上,刘保延、朱立国、屠鹏飞、彭代银4名院士专家作主旨演讲。地区相关县市及企业作了中医药资源宣传推介。新疆和田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田中心、和田市新疆中药交易平台、新疆和田中医药(民族医药)融媒体中心及新疆和田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宣传年活动同步启动。和田市与安徽省、江苏省有关县市区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并与新疆银通健康产业合伙企业、新疆和合神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签约。于田县与屠鹏飞签订共建肉苁蓉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并与新疆正源药业有限公司签约。和田市与安徽省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的维吾尔医门诊揭牌。
会前,与会人员先后前往于田县、和田市中医药企业及栽培试验基地实地观摩调研。
此次大会由和田地区行政公署、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联合主办,有关高校、科研院校、医药公司代表,自治区、地区有关单位及部门负责同志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