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4年06月09日

在传承端午文化中感悟爱国情怀

□ 郑宜瑾

  艾粽飘香,情思绵长。又到一年端午节,新疆各族群众以各种方式追思祭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厚植爱国情怀,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人们在传承端午文化中,进行情感交流、思想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新疆各族群众共同的节日。在节日里,我们追思屈原,朗诵屈原的壮丽诗篇,感受屈原浓浓的家国情怀、清正高洁的人格情操、心系百姓的民生情感、坚韧不拔的奋进精神;我们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载体,传承端午文化,凝聚奋进力量;我们相聚在一起,融情交流,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月4日,自治区2024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在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紧接着,天山南北纷纷举办系列文体活动,营造出浓厚的端午节氛围。

  端午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契机,也是加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和纽带。近年来,新疆各地充分挖掘端午节文化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文明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城镇乡村各族群众围在一起捋粽叶、填糯米、捆扎,共同包粽子,融情交流;学校老师给孩子讲述屈原的故事,培养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举办旱地龙舟赛、自行车骑行赛、诗歌朗诵等,传承端午文化,增进情感交流。这些接地气、群众参与度高的端午节文体活动,在传承端午文化的同时,无疑进一步扩展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大家的情感融在了一起,心连在了一起,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根植心灵深处。

  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实践证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抓手。我们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活动中,不断丰富节日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润泽心田,有力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大家凝心聚力,努力拼搏,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