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融媒讯 (通讯员 亚森)6月20日,一场跨越千里的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在网络空间精彩上演,天津市西青区与于田县共同举办了“文华润疆 携手同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线上交流活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两地文化的深度交流与传承,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焕发新生。
在国家“文化润疆”工程的指引下,西青区与于田县两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教育的桥梁。活动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与传承,旨在增进两地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活动中,西青区非遗传承人带来了精彩的非遗手工艺品制作展示,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非遗传承人展示了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从选材、勾线到上色,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工匠精神。两地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制作、在线互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于田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杨艳萍说:“此次交流活动,让于田孩子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祖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文化自信。”
此次线上活动,西青区教育局特别邀请了两名非遗传承人走进“云端课堂”,为两地学生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技艺特点,使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这些手工艺品,今天亲眼看到掐丝珐琅工艺品是怎么做出来的,自己还动手制作了一个,真是太神奇了!”于田县木尕拉镇巴扎小学五年级学生苏比努尔·买买提兴奋地说。
“文华润疆 携手同行”非遗进校园线上活动的举办,为两地乃至更多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双方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利用数字化平台,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萌芽,共同书写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