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原本寂静的和田市吉亚乡夏克买里村传承园与民族团结广场逐渐热闹起来。高大的胡杨树下,孩子们有的在追逐打闹,有的在健身器材上尽情嬉戏。三三两两的村民也聚集于此,聊天交流、休闲娱乐……
不久前,在新疆工程学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育红色传人”为主题的传承园和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民族团结广场两大文化活动场所落成揭幕。这两大文化活动场所集文化展示、休闲活动为一体,成为村里一道美丽的景观。
步入吉亚乡夏克买里村的传承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挺拔的胡杨树。绿荫下,一个以同心圆为设计理念的展区铺展,内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圆则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展开,46块精心设计的展板,逐一讲述了从红船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每一种精神都是一段光辉历程的缩影,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继续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在传承园,新疆工程学院驻村工作队队员马常莲充当了义务讲解员,她常常带着一群孩子讲述历史故事。在她的讲解下,许多历史片段不再仅仅是文本记载,它们“化身”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传递给孩子们。
“每当站在这些展板前,讲述着那些动人的历史故事,我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马常莲深情地说,“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激励我们珍惜当下、展望未来的力量源泉。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将来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占地2200平方米,坐落于传承园的另一侧。
广场巧妙地划分为南北中三个区域,中心展区的红石榴雕塑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般紧密相拥;南侧区域聚焦于“五史”教育,激发大家爱党爱国情怀;北侧则为健身活动区与儿童游乐区,环境优美,寓教于乐。
“每天漫步于这片绿意盎然的广场,红石榴雕塑总能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村民阿依古丽·吐尔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广场北侧的游乐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场地。”
村民巴依麦·伊敏尼亚孜更是赞不绝口:“广场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在这里,我知道了很多历史知识,更加明白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依托这两个文化阵地,夏克买里村积极开展了系列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我们深知,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更是精神层面的富有。”新疆工程学院驻夏克买里村第一书记许鸿翔说,“我们将传承园和民族团结广场视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精神引擎’,为村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