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4年10月11日

二十八载倾力援疆 京和同心携手奋进

——北京市对口援疆工作综述

地区融媒记者 姜亚文 阿卜杜合力力 通讯员 才让东主

     由北京市援建的和田县实验中学今年9月交付使用。这是学生在上体育课。 地区融媒记者 阿卜杜合力力摄

  1996年,北京市开启对口支援和田工作,至今已走过28个年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历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首善标准,发挥首都优势,不断加强援疆力度,累计在和田地区和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投入援疆资金近300亿元,实施援疆项目2000余个,全方位推动和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优化,在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援疆工作高质量推进,在北京与和田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项目支撑 “鸽子巷”成“网红街”

  “第一次来到团城,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非常喜欢。”北京游客李晓飞和朋友拍照留念,表达着对和田团城的喜爱。

  花园阁楼、雕梁画栋,一幢幢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阿依旺”特色民居建筑构成了传统民俗街区——和田团城,吸引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以前这里的房子低矮破旧,住在这里的居民以交易鸽子、花鸟虫鱼等为主,因此,这里被人们称为“鸽子巷”。2016年,北京市投入援疆资金1.53亿元,启动和田团城改造项目,以保护历史文化和尊重居民意愿为宗旨,按照“一街一规划、一户一设计”理念,对3500户居民住所进行升级改造。

  “改造前后变化特别大。”居民阿依古再丽·居艾提回忆说,“以前这个地方环境脏乱差,出门就是尘土,家里没通天然气,遇到大风天气,水、电就会不稳定。改造后,水电气稳定,楼上有民宿,楼下还有商铺。环境好了,居民的素质也提高了,为援疆项目点赞!”

  如今,随着和田团城的升级改造,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居民带来了好收益。

  “经过两期改造,团城不仅保留了原有风貌,还结合了现代建筑风格与管理方式。截至目前,团城已吸纳了120余商户。”和田市纳尔巴格街道新泉社区党支部书记谢祥实说。

  除和田团城外,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稻香村、约特干故城、墨玉县老城等地也在北京市的大力援助下,成为和田旅游热门景点。

  深耕教坛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这些年,北京市大力开展教育援疆工作,助推和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4年,北京市在和田县新建成的塔瓦库勒乡寄宿制中学、和田县京和高级中学初中部、和田县实验中学三所学校,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这个秋季学期,由北京市投入1.06亿元援建的和田县实验中学如期完工交付使用。学校总面积2.73万平方米,配套了多功能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活动室、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建有涵盖4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等标准化运动场,1302名学生从旧校址搬到了新校区,开启了新的校园生活。

  “在新学校、新教室里学习,我特别开心。这里设施齐全,环境很好,我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和田县实验中学学生艾孜海尔·阿不力米提说。

  开学一个月,北京援疆教师王秀菊就能叫出她所在班全部学生的名字,“这样能尊重学生,有利于沟通,大家很快就熟悉了。”谈及下一步教学计划,王秀菊胸有成竹,表示将通过课程建设、教师研究、教研指导、课堂示范等方式,发挥好“种子”教师的作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团队,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新学期,北京市支持建设的和田首所本科院校——新疆和田学院迎来了首批本科生。在学院建设中,北京投入援疆资金10.7亿元,一期投资2亿元,建设了6万平方米的体育实验楼、文艺实验楼、医科实验楼、医科教学楼。

  “在师资队伍方面,北京市也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有36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支持学院建设。”新疆和田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继青说。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共安排教育援疆项目386项,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级各类学校218所,累计选派援疆教师1072人,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学段,全力助推和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医疗助力 守护和田百姓健康

  “专家把脉问诊详细了解我的病情,只给我开了三种药,还耐心嘱咐按时吃药,说药不在多,管用就好,这下我就放心了!”墨玉县雅瓦乡农民麦尔哈巴·图尔迪麦麦提说,不用去北京就能挂上专家号,真是太好了。

  近日,“情系和田·直达心田”——北京医疗专家送健康义诊活动再次走进和田,医疗专家来到墨玉县人民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据了解,参加本次义诊的北京医疗专家都在和田开展过医疗援疆工作,再次回到和田,让他们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北京医疗专家来到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开展义诊活动,受益患者2万余名。

  “为和田群众的健康生活提供北京力量、北京智慧,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北京援疆干部刘福森说。

  今年7月19日,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支持统筹下,“北京援疆专家医疗工作室”在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正式挂牌成立。

  工作室成立后,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将引进管理人才、临床专家和科研人员到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和田县人民医院中医科长期帮扶,通过特色科室建设、医疗团队培养、新医药研发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作为科内建设就是讲理论、传经验、选拔培养优秀医疗队员,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带不走的医疗队。”北京援疆医生、工作室坐诊专家贺保卫说。

  多年来,北京市持续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深化医疗服务,以“师带徒”模式锻造“带不走的医疗队”,协助受援地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

  据统计,近十年来,北京市在医疗援疆方面累计投资近24亿元,新建改扩建20所医院,改造30多所乡镇卫生院,为20多所医院配备医疗设备。

  文化搭桥 催开文明花

  为进一步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系统谋划文化润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参与“昆仑文化”“中华玉文化”“于阗佛教文化”三个文化建设,助力和田充分挖掘、梳理、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以来,继《西游记》主题音乐会、昆曲《牡丹亭》唱响和田后,北京文艺工作者频频来和演出,让观众感受京味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演出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体验,更为两地文艺工作者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促进了京和两地文化交流与融合。

  “和北京的文艺工作者同台演出,很荣幸。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接下来,我要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融合他们的优点,排练出更多优秀节目奉献给大家。”和田县文工团舞蹈演员祖丽皮耶·安外尔说。

  十年来,北京市在文化润疆方面累计投入援疆资金约28.86亿元,实施了260多个项目。2024年,北京市积极探索“和田故事+北京讲述”文化润疆模式,共实施文化润疆项目30个,已举办于阗佛教文化学术会议、2024清华—和田文化学术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举办儿童剧《小卡车·变变变》、舞剧《五星出东方》等各类文艺演出20余场,筹划实施昆仑多学科综合科考、昆仑文化研究出版等项目,通过多领域精品创作、多渠道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多维度宣传推广,不断拓展文化润疆的宽度、加深文化润疆的深度,让文化润疆在和田更具活力。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北京市计划在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投入109.58亿元援疆资金,其中,2024年计划投资32.7亿元,支持271个北京援疆项目,上半年已开工207个,开工率为76.95%。

  展望未来,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接续援疆的步履不歇,各支援疆力量坚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将共同发展的“同心圆”越画越大,持续谱写民族团结、交融奋进的动人篇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