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评论 2024年12月06日

叶嘉莹留下的接力棒

  11月24日,教育家、诗人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这是一条令人悲戚的消息,但此时,叶嘉莹广为人知的一句话浮现在很多人的心头:诗词,让我们心灵不死。

  如果说,叶嘉莹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遗产的话,那么,最宝贵的遗产显然是:关怀苍生、流播诗教且保持恒心。

  在一个几乎人人都能念出几句古诗的国度,还有必要把诗歌“掰碎了讲”,从诗歌中找寻秘而不宣的密码,追求一份深沉的共鸣吗?当然有必要。在崇尚诗教的她眼里,一些青年人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不再能认识诗词可以提升人之心灵品质的功能,这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而诗词教育不仅是一种关乎生命的自我救赎,也是让一个社会变得更干净、更美好的路径,为此,她致力于帮助年轻人找到“一扇走入诗歌世界的大门”。显然,这是一项艰难的、进行中的任务。

  就此而言,叶嘉莹先生的远行,并不是一个“句号”。相反,她留下了一支“接力棒”。

  ——11月26日《浙江日报》(作者  伍里川)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