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5年02月14日

“公益小慢车”让村民搭上“致富快车”

  昆仑山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抹亮绿游走其中,这是由新疆和田发往乌鲁木齐的7558次列车。车厢里人头攒动、暖意融融,轻轻摇曳的红灯笼、中国结,透着浓浓的“年味儿”。

  9时15分,列车缓缓驶入墨玉站。天色仍暗,寒风凛凛,小站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

  一大早,小站候车室就坐满了背着各种农产品的沿线村民,看到远处闪闪发亮的火车头灯,大家心里腾起阵阵暖意。

  “没有‘列车巴扎’那会儿,因为没有好的销售渠道,1公斤葡萄干只能卖到12元,自从开通了‘列车巴扎’,在列车上售卖时,1公斤甚至能卖到20元呢。”村民艾麦提·阿布都热依木开心地说。

  靠着每天开行的“和田玉龙号”“公益小慢车”,沿线群众打通了特色农产品运输线,这里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成了抢手货,老百姓乘上了“致富快车”。

  列车停稳,乘警迪里亚尔·皮尔东一跃而出,回身伸出双手帮助接住下车旅客的行李。来不及道别,迪里亚尔又跑向车站候车室出口,帮助当天要参加“列车巴扎年货节”的沿线村民海日妮萨·阿卜来提搬运准备售卖的特色农产品。

  “快过春节了,我足足准备了两大箱红枣和葡萄干!”海日妮萨有点不好意思地对迪里亚尔说,“迪警官,东西有点重,让你受累啦!”

  迪里亚尔是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乘警,负责这列“小慢车”的乘务工作已进入第8个年头。

  “全都是老熟人,上车就像老朋友见面。”迪里亚尔和村民们搬着货物有说有笑上了车,热情周到的他和沿线群众早已打成了一片。

  “阿达西,红枣拿去吃。”海日妮萨笑着递过去一把红枣。

  “这个不急,你和我先去11号车厢,咱们抓紧时间把农产品摆放好。”迪里亚尔扛起箱子走在前面。

  由和田至乌鲁木齐每天相向开行,全程1960公里的7556/7557次、7558/ 7555次列车,运行33小时55分钟,最低票价4元,平均时速57.6公里,是目前新疆开行的唯一公益性“慢火车”。可它,途经23个车站,又像一条致富的“金线”,把沙漠深处的乡镇和城市连成了串。

  为帮助沿线群众增收致富,自2021年起,由和田开往乌鲁木齐的7558次列车会根据农时、客流等情况,在车厢里定期组织“列车流动巴扎”,方便沿线群众售卖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等。

  2025年春节临近,在该趟列车上,一场又一场“列车巴扎年货节”热闹“开市”了。

  为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该次列车还在卧铺车厢设置了专门的农产品销售信息板,上面写满了“公益小慢车”沿线各地农产品的销售信息。截至目前,已有数百条特色农产品销售信息在这里发布,吸引了众多旅客驻足浏览。

  该次列车的列车长坡拉提汗介绍,仅2024年,“列车流动巴扎”就开办了60余场次,帮助沿线农户增收70余万元。

  大伙的钱袋子鼓了,迪里亚尔却更忙了。

  “以往这趟车上的乘客都是沿线的老百姓,近几年来,乘坐这趟列车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外国友人,‘公益小慢车’让沿线村民搭上了‘致富快车’。”迪里亚尔说。

  当然,良好的列车秩序,是铁路沿线农户在“公益小慢车”上安心售卖农产品的保障。迪里亚尔在“列车流动巴扎”每次“开市”前,都会办起“助农小课堂”,为旅客和沿线农户讲解乘车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醒农户们要保障特色农产品绿色健康、品质优良,更不能缺斤少两。

  “虽然这趟绿皮车开得慢、站点多,我们的值乘工作有点忙、有点累,但是,广大旅客和沿线村民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就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褒奖!”迪里亚尔动情地说。

  清晨的阳光洒下,“公益小慢车”鸣笛缓缓起步,驶向下一站。车厢里,“列车流动巴扎”还在热烈进行中,大家欢快的笑声传得很远。

  法治日报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武陇慧

  据《法治日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