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12时30分,上海七旬退休老人张乐陵踏上从和田开往乌鲁木齐的5818次列车,准备返回上海。离开时,他非常不舍,“这次来晚了,只种了5天树,秋天我还来植树!”
今年77岁的张乐陵,是上海一名退休干部,也是一名退伍老兵。2023年,他偶然读到新疆退伍军人李海扎根沙漠14年、带领群众种植4万亩梭梭林的报道,深受触动。“同为军人,我懂这种坚守的意义。”怀揣着对沙漠绿化的敬意,他不顾家人劝阻,于2024年9月辗转5000公里首次来到和田。虽因季节原因未能植树,但他与苁蓉小镇结下不解之缘。
3月31日,张乐陵再次来到苁蓉小镇后,就一头扎进了种植基地,与职工一同投入到紧张的植树中。栽种梭梭苗、为肉苁蓉打顶、开挖灌溉沟渠,每一项工作他都做得认真细致,手掌磨出水泡也毫不在意,这让基地负责人李海敬佩不已,“77岁的老人,干起活来很利索,真是让人感动!”
“退休后,我一直注重锻炼,每日坚持5公里长跑,每年都参加上海举办的全程马拉松比赛,身体没问题。这次来到和田,圆了我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添绿色的愿望。”张乐陵说,“上次来,不了解情况,他们都种完了,心有不甘回去了。这次,提前联系,就怕再次错过。”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现实远比想象要难。”种树期间,张乐陵深刻体会到了治沙植绿的艰难。沙漠昼夜温差达20多摄氏度,艰苦的环境并未击退他,反而让他的信念更加坚定。看到棵棵梭梭绿芽萌发,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所有治沙人的努力都值得。
“参与植树,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之一。这里的每一寸绿色都来之不易,我想尽自己所能守护和扩大这片绿色。”张乐陵目光坚定地说。
苁蓉小镇通过“梭梭+肉苁蓉”生态产业模式,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300余户群众年增收超万元。张乐陵被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深深吸引,他已与李海约定,秋天植树季时他还要来,继续为沙漠添绿。“这次来之前,有几个朋友听说后也想来,也想共同为沙漠治理和生态建设出一份力。如果条件允许,下次带着他们一起来。”
进入站台,拖着简单的行李,张乐陵步履缓慢,时不时回头看看。列车缓缓开动,透过车窗他依依不舍,“这次时间太短了!秋天来,要多待一段时间。植树的同时,也在和田转转。回到上海后,要成为一名‘绿色宣传员’,把所见所闻分享给身边人,让更多人关注边疆生态,加入到守护绿色家园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