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昆仑山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牧场初显绿意,生活在山脚下的牧民开启畜牧转场。今年超120万头(只)牲畜将跨越近百公里山径,从定居点前往春草萌发的牧场。
位于昆仑山脚下的策勒县恰哈乡乌库村属于典型的牧业村,海拔在2000米左右。阿卜杜麦吉提·亚库普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他家有500多只羊。对他来说,每年羊群转场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转场在即,牧民正在准备物资,有馕、干果,还有砖茶、冰糖。另一边,马背上有棉被,毛驴身上挂了两个水箱,在放牧时可以用来取水。昆仑山脚下的毛驴,腿短,身材矮小,善于攀爬。现在也是牧民作为交通运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转场前,牧民的物资准备非常丰富,数量却不是很多,因为现在交通便捷,他们随时可以回家。
物资准备妥当后,在离家门口不远处的地方,阿卜杜麦吉提正在给自家羊身上最显眼的位置喷上红色的颜料,这也是牧民转场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转场过程中,羊群容易混到一起,牧民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给自家羊做上记号,便于区分。
做完标记的羊,通过货车尾部的踏板上到车厢里面。车厢分为上下两层,每辆车可以装80只羊,通过控制羊的数量,提高运输效率,避免由于过于拥挤造成意外情况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羊都会转场,牧民会把怀孕的母羊和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留在家里,等时机适宜再去转场。现在乡村道路通到了家门口,牧民通过机械方式,用小货车把羊拉到转场集结点,在集结点步行和羊群一起前往牧场。通过机械运输的方式,转场由原来3至5天缩短到了现在大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收拾停当,车辆启动,羊群乘坐“专车”前往转场集结点。地区融媒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