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5年04月24日

昆仑山转场羊群在春季牧场“安家”

——“牧迁昆仑踏新途”系列报道(六)

  

  雪山映衬下的牧场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地区融媒记者 阿卜力克木摄

  连日来,牧民从居住点出发,经过集结点,翻山越岭,最终到达了海拔3700米左右的昆仑山春季牧场。

  记者跟随牧民和羊群一起,沿着蜿蜒的山道前往牧场。在距离牧场还有30公里左右的路途中,我们与牧民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从4月到10月,转场期间共计7个月,每只羊日均饲草料费用大约2元,推算下来,每只羊的饲草料总费用约为480元。这对于牧民家庭来说,节省了一笔不小的支出。

  一路跋涉,牧民赶着羊群到达了海拔3700米左右的春季牧场,这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70%。羊群从转场集结点到达牧场途中,经过了一段比较长的爬坡路段,而这段必经的山谷,在雨季中也是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路段,对于牧民的体力和耐力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抵达牧场的前一天晚上,这里迎来了一场降雪,但羊群的状态相当不错。它们在悠闲地吃草散步,享受着新鲜的青草嫩芽。雪水的融化也为草地补充了水分,有利于牧草生长。再过一段时间,这里将会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雪山映衬下的牧场将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羊群的生活有了保障,牧民的吃住问题又如何解决呢?记者探访了一个特殊的放牧“歇脚”点——“地窝子”。过去,转场而来的牧民会在春季牧场的山坡上掏挖简易的地下小屋作为临时住所。为了防风,它的入口处非常狭窄,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小屋的面积也很有限。但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牧民在山坡上搭起了帐篷,有了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休息场所。

  当然,变化远不止这些。现在每片草场都根据科学测算,确立了可以承载羊群的数量,实现了草畜平衡。因此,牧民还可以拿到一部分草场补贴,乌库村每户牧民家的牧场面积都在500亩以上。科学放牧不仅维护了牧场的生态环境,还为牧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牧场还出现了职业“代牧人”。牧民可以将自家的羊交给“代牧人”饲养,从而腾出时间去务工,增加一份收入。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都充分展现了当地畜牧产业的发展活力。

  地区融媒综合报道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