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5年07月01日

阿卜来提的“幸福密码”

地区融媒记者 萨伊普乃再尔

  

  阿卜来提在自家庭院发展养殖。(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6月24日一大早,洛浦县布亚乡亚依力干村村民阿卜来提·乌许尔走进核桃园。52岁的他抚摸着树干上的纹路,向记者讲述了三代人的生活变迁,感慨不已:“现在的好日子,是爸爸最想看到的,我们过上了!”阿卜来提的身后是一排排白墙红顶的安居房,在晨光下格外好看。

  阿卜来提的童年记忆,深深刻印着篱笆房的土黄色。“用泥巴裹树枝搭的房子,暴雨天总担心会塌。”他指着远处崭新的民居感慨,“现在的房子能抗八级地震,墙里还有保温层,冬天再也不用半夜添柴了。”政府实施的安居富民工程,让全村300多户人家彻底告别了人畜混居的日子。从遮风挡雨的基本需求,到舒适安全的品质生活,阿卜来提一家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种地靠坎土曼和毛驴车,现在合作社的播种机一天能耕500亩地。”阿卜来提掰着指头细数,“村里32台收割机都是北京援疆项目购置的,光油钱补贴一年就省下3万多元。”北京援疆项目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农业机械,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全新理念,让传统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2年秋天,阿卜来提在为女儿的大学学费和路费发愁时,村第一书记带着北京援疆助学申请表叩开了家门。6000元助学金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点燃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希望之火。如今,女儿从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走进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课堂,在国际交流中传递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坐在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阿卜来提熟练演示“援疆医疗小程序”。他说:“头疼脑热不用跑县城,视频连线北京专家,药方直接发到卫生室,去拿药就行。”远程医疗系统更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他母亲的生命。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线上直达,守护着和田百姓的健康。

  夜幕下的亚依力干村塑胶操场上,路灯明亮,孩子在追逐嬉戏,文化广场的大屏幕播放着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视频。“以前村里只有3个大学生,现在光是我们家就出了留学生。”阿卜来提指着远处的北京援建产业园,那里的纺织厂让年轻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在“援疆”主题宣讲团的舞台上,阿卜来提双手紧握话筒:“党和国家就像慈祥的母亲,援疆政策就像温暖的大手……”他用三个月时间反复练习的歌曲《国家》,唱出了和田人民对北京亲人的感激之情。

  核桃树下,阿卜来提看着女儿从俄罗斯寄来的照片,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的期许——在援疆政策的持续发力下,和田人民的幸福生活正如核桃树般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北京与和田血脉相连的情谊也将永远深植在这片热土中。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