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先生,这些是我们今天刚到的冬装,您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可以试试。”12月22日,在于田县一家男装店,店主阿米娜·艾山正在用流利的国通语向顾客介绍服装。
阿米娜能够说流利的国通语,要归功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阿米娜今年23岁,是木尕拉镇巴什喀群村的村民,初中毕业后她一直在家帮助父母种地,自从村里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后,阿米娜努力学习,因为成绩优秀,还担任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快班班长,带着其他村民一起学。
“刚开始担心自己学不好,我就每天把老师教的内容抄到小本子上,只要有时间就翻开看看,并且随时与老师沟通,我的国通语水平逐步提高,现在和大家用国通语交流很顺畅。”阿米娜说。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阿米娜在县城一家男装店就业,现在的她穿着时尚,充满自信地穿梭在店里跟顾客交流。介绍起服装那可是内行,店里同事夸赞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最认真的,每天都会向大家虚心请教,积累词汇。
“我每个月的收入都在3500元以上,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会用心工作,争取把生活过得更好。”阿米娜说。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外出就业能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门路,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驻于田县木尕拉镇巴什喀群村“访惠聚”工作队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纳入日常工作,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激发村民学习热情,巩固提升学习效果,力求为村民搭建一个健康良好的交流平台。
“驻村4年中感触最深的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走出家门实现就业。经过近几年的夜校教学,村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都有所提高。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夜校教学质量,通过夜校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使村民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技能,有机会、有能力去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富裕’。”工作队队员吕浩田说。
随着巴什喀群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村民学习好、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愿望日益强烈。据了解,木尕拉镇巴什喀群村全村有500余名村民参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目前自主创业的有50余人,外出务工30余人,这些村民都可以通过国通语进行日常交流,他们通过就业增加了收入,还提高了生活质量。
“我们家一直从事鸡蛋批发生意,以前我都要自己去和田拉货,现在学会了国通语,可以直接用电话和汉族老板沟通。他们送货上门,给我提供了方便,如今我家的生意越来越好,我还买了一辆货车,直接给县里的商超配送货物。”巴什喀群村村民古丽艾先木罕·吾布力高兴地说。
“近年来,村里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考虑到大家外出务工和生活的需要,我们制订有效计划,开展培训,帮助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就业、生活,提升就业能力,更好地增收致富。”工作队副领队芦新说。
自从村里开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后,木尕拉镇吾斯塘吾其村村民阿斯亚提·吾斯曼积极参加学习,回家后和女儿对话,现在国通语水平提高很快。
阿斯亚提笑着说:“以前我不会说国通语,更不能辅导孩子学习,通过参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我不仅会写了,还能用国通语进行交流。感谢工作队的辛苦付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夜校班办起来后,受到村民的欢迎。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按时来夜校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夜校班不仅给村民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给大家普及法律、安全生产等方面常识,让村民在夜校班学到更多知识,丰富村民的劳动技能,为他们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村第一书记吐尔洪·依明说。
近年来,于田县始终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提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引导和督促青壮年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的个人综合素质,帮助他们走上创业就业之路,托起农牧民的“致富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于田县将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教育的系列部署,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持续用力办好‘中心课堂’,强化系统学习;办好群众夜校,强化跟进学习;丰富形式内容,强化辅导学习,持续提升全县农牧民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美好于田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于田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主任黄有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