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3年02月27日

特色养殖助农增收

     饲养员正在给毛驴喂饲料。 地区融媒记者 买合木提摄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墨玉县扎瓦镇托格拉亚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驴舍,里面养了上百头膘肥体壮的毛驴。合作社饲养员准备好当日的饲料,随后将饲料倒入槽内,毛驴开始争吃饲料。

  “目前,合作社有5个品种的毛驴,去年纯收入826万元。毛驴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们合作社主要繁殖毛驴和毛驴育肥,毛驴销往河北、安徽、山东、云南、河南等地。”合作社负责人麦麦提艾麦尔·加帕尔告诉记者。

  合作社位于墨玉县扎瓦镇托格拉亚村,成立于2012年6月,占地面积35亩,以养殖毛驴为主,合作社有11名社员。目前,合作社毛驴存栏1300头,牛存栏115头,马存栏19匹。合作社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1万余元,实现了互利共赢。

  合作社负责人麦麦提艾麦尔一直从事畜牧养殖业,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合作社成立之前,他在家饲养毛驴和马。在养毛驴过程中,他发现养驴效益较高,饲养简单,疫病风险小,市场前景广阔,于是有了扩大毛驴养殖规模的想法。由于受养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一直形不成规模化养殖。

  2012年,在扎瓦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帮扶下,麦麦提艾麦尔与10个合伙人筹集资金173万元,试养180头毛驴。从此,他与其他社员一起一边摸索养殖毛驴的技术,一边积极联系内地的客商,拓宽了毛驴的销售渠道。

  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逐渐步入正轨。如今合作社养殖场年可出栏毛驴5000头左右,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本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发展养殖业,实现多元增收。目前,合作社有28名员工,每人月工资2000元至5000元,合作社辐射带动本村31户养殖户及301户农户增收。

  村民伊力巴克·萨迪尔长期在合作社养殖场工作,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我在这里工作3年了,主要负责给毛驴喂饲料、防疫等工作。在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现在掌握了养殖技术,学会了给毛驴打疫苗。另外,这里干活也不耽误家务。我家还种2亩地,养了1头牛、20只羊。”伊力巴克笑着说。

  据悉,2019年至2021年,有托管意愿的66户村民把173头毛驴托养到合作社,合作社每年给村民分红,3年期间,共发放了19.8万元,实现合作社和农户“双赢”。此外,合作社还收购村民的玉米秆、谷草秆等作为毛驴饲料,提高了周边村民的收入。

  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据了解,合作社成立至今,得到了各类政府补助80万元。在毛驴养殖过程中,村委会提供土地,并协助办理设施农用地手续。镇畜牧兽医站定期派人对毛驴饲料、饮水、疾病治疗和防疫等进行现场指导,解决了毛驴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帮助其寻找价格低廉的饲草料,确保合作社顺利发展。

  “因为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合作社才有了今天,现在的好日子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我们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优良品种,把毛驴养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给更多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的村民一起增收。”麦麦提艾麦尔满怀信心地说。

  托格拉亚村以养殖驴、马、羊等牲畜为主导产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托格拉亚村立足本地畜牧业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本村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原来脏乱差的家庭养殖,发展成符合防疫与环保标准的规模化养殖小区。

  扎瓦镇副镇长、托格拉亚村党支部书记吾布力·尤努斯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主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养殖产业,让农村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地区融媒记者  买合木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