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2022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上,新入围“2022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的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成果引来广泛关注。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地处西部天山伊犁河谷,由居址区和高台遗存组成。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通过清理、解剖高台遗存,确定其为迄今新疆乃至欧亚草原发现的史前时期面积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石构墓葬,对研究欧亚草原青铜时代中晚期的丧葬习礼具有重大意义。地上高台坟冢为面积近1.5万平方米的正方形,呈覆斗状,边缘高约1—1.5米,中心高约5米。高台四周为石砌围墙,围墙外侧地面用红土铺垫,呈独特放射状分布的“石条带”。从高空俯瞰,石条带向高台中心(即墓室)汇聚,犹如太阳光芒,蔚为壮观。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阮秋荣介绍,去年在高台遗存发现的木质车轮及构件是最大的惊喜。在两组共40余件木质车辆出土物中,实心木车轮11件,车辕、车轴、车厢等木构件30余件,初步判断是营建高台坟冢过程中使用,测年数据距今3500年,是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木质车轮实物资料,为研究欧亚草原丝绸之路,尤其是新疆地区在3500年前与欧亚草原东部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
同时,遗址中出土的骨质冰鞋是国内首次发现。冰鞋由黄牛骨和马骨制成,为青铜时代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流提供了新证据,也为研究伊犁河谷地区史前人类生活找到了新角度。
吉仁台沟口遗址还出土了丰富的各类遗物,共约2000余件(套)。以陶器和石器为大宗,少量铜器、骨器和铁器等。此外,还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牛、羊、马等家畜的骨骼。陶器均为手制,可辨的器形有筒形罐、鼓腹罐、折肩罐、高领罐和小陶杯等。
吉仁台沟口遗址是目前伊犁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以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对于研究新疆史前时期的年代分期、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社会状况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遗址分布面积大,遗迹现象、文化内涵丰富,为研究当时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演变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