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疗、推拿、拔罐……越来越多的居民来到和田市古勒巴格街道西大桥社区中医馆做理疗。通过刷医保卡,居民最低花费3元钱,就能享受到这些服务。
“有空了就过来拔拔罐,身体越来越好。”7月10日,社区居民吐尔逊·阿依和以往一样到理疗馆做治疗,他乐呵呵地说,以前社区没有这么多服务和娱乐项目,大家茶余饭后就是围着小区走一走。现在社区提供了理疗等服务,日常还开展多种文娱活动,社区热闹得如同红火的巴扎。
西大桥社区现有居民近5000人,如今的热闹,是很多居民没有想到的。
为了让居民获得更好的服务,西大桥社区工作人员动了不少脑筋。他们把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功能布局,减少办公区域。社区设置了警务室、调解室等工作室,同时结合辖区资源,与6家理发店商议,成立爱民公益理发协会,并与玉泉广场社区共用服务场所。
“现在社区服务内容太丰富了。”说起社区的变化,居民阿卜杜·赛买提表示,除了文化娱乐、休闲益智等活动和服务,社区还有百姓说事、法律服务、困难求助等23项服务,可以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和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古勒巴格街道西大桥社区第一书记方乐煜介绍,除了提供多样化的场所、举办丰富的活动外,在保障居民医疗健康方面,社区也是下了大功夫。社区中医馆入驻一年多,来治疗的居民就有2500多人次,家门口的保健室广受居民欢迎。
社区居民麦提古丽·麦提尼亚孜去年做了一次手术,术后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社区中医馆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这一服务,还可以定期通知居民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存档。“在家门口就能随时随地测量,真的是太方便了。”麦提古丽说。
“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是西大桥社区始终秉承的服务宗旨,“有困难找社区”也成了居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西大桥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钦玉表示,社区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小区、家庭和公共场所,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 实习生 葛彦宁 通讯员 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