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本应是瓜果、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而在洛浦县布亚乡库玛提村陈创林的种植基地,辣椒苗才长到二三十公分高,白萝卜刚刚长出嫩绿的幼苗,这是怎么回事呢?
8月13日,记者来到陈创林的种植基地,解开了心中的疑惑。陈创林告诉记者,去年3月,他开始尝试拱棚种植,减少“倒春寒”“早霜冻”对果蔬生长的影响,实现了5月上市西瓜、10月上市辣椒,由于错峰上市,反季节果蔬销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45座拱棚增收10万余元。
目前,陈创林的种植基地有120座拱棚和30亩大田,拱棚种植西瓜、辣椒,大田种植白萝卜、大葱、芹菜,目前芹菜已上市。“今年第一茬种的西瓜赶上了好行情,卖了个好价钱。第二茬辣椒刚种下不久,按照往年行情,今年预计可实现30万元收益。”陈创林笑呵呵地说。
2006年,陈创林在库玛提村流转200亩土地,先前一直种植大枣,收益很好。近几年,红枣市场趋于饱和,收益连年“缩水”,仅够养家糊口,他便产生了调整种植结构的想法。
2022年,陈创林投资8万元搭建了45座拱棚,开始种植拱棚蔬菜。每座拱棚占地0.3亩,为钢结构,配套棉被、塑料薄膜、滴灌等设施。“每个拱棚投资约2000元,远低于日光温室大棚,保温耐寒效果也不错,非常实用。”陈创林说。
1亩园,10亩田。相比传统种植,拱棚种植更加精细化,人力成本更高。当年3月,在朋友建议下,陈创林在拱棚里种上了西瓜。种植西瓜需要浇水、施肥、打头、人工授粉,这些繁杂工序,陈创林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他便找来10多名村民来帮忙,并免费为他们培训技术,鼓励他们也试种拱棚,但那时村民对拱棚蔬菜的种植持怀疑态度,没有人愿意尝试。
在陈创林的精心管理下,拱棚里的西瓜茁壮成长,5月份成功上市。这个季节市场上西瓜较少,根本不愁卖,批发商直接到地里选购。村民看到拱棚西瓜这么抢手,能挣不少钱,都开始找陈创林学习拱棚种植技术。
图尔荪尼亚孜·艾合麦提尼亚孜是布亚乡巴什夏合勒克村村民,他来陈创林的种植基地工作1年多了,学会了拱棚育苗、打药、采摘等技术,也增加了收入。“这里离我家近,不仅能挣钱,还学到了拱棚种植技术,我特别开心。”图尔荪尼亚孜说。
如孜托合提·乌布力是陈创林的邻居,多年的相处让他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孜托合提亲切地称呼陈创林“老陈”。看到陈创林种拱棚挣到了钱,如孜托合提也想尝试一下,于是,在陈创林的指导下,他家今年种了30个拱棚的西瓜,还有5亩西红柿,现在西红柿正大量上市,已销售10余吨,预计还能产30吨,今年仅种的西红柿就能收入10余万元。
“老陈给我教了很多技术,怎么搭建拱棚、怎么科学管理,他都耐心细致地教我,非常庆幸有这么好的邻居。”如孜托合提说。
自己富不算富,带着大家致富才是富。陈创林心中有一个想法,他想动员附近村民一起发展特色种植,在拱棚种植西瓜、辣椒,在大田种植大葱、芹菜、白萝卜等蔬菜,提升土地种植收益,帮助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
“我愿意给村民提供育苗和种植技术,帮助大家统一销售,回馈这么多年乡亲们对我的帮助。”陈创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