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融媒讯 (记者 胡礼政 通讯员 代顺)8月15日,在地区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电脑上的“和田不见面开标大厅”,和田市农业产业园汇流工程(施工标段)项目在仅有1名监督人员、1名招标人代表、1名招标代理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了开标。
“现场人少了是因为3家投标单位通过线上递交了投标文件,实在太方便了,经营主体不需要再到地区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现场来,在网上就能完成相关程序。”地区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仅用10分钟,不见面开标系统便能顺利完成该项目投标文件解密、保证金展示、唱标等整个过程。
地区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公共资源交易便利化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让“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招标投标工作效率,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秩序,促进营商环境提升。
地区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从项目注册、资料上传、信息发布到招标文件下载、投标、开标、评标,投标人均无须到现场,真正做到企业“零跑腿”,解决了线下招标投标时,投标人多头跑,耗时、耗力、费用较高等问题,今年以来,交易项目不见面开标率达90.5%。
除此之外,投标企业负责人用手机扫码注册“标证通”,代替携带相关资料到现场办理CA数字证书,既节约了投标人成本,又解决了在和田地区以外办理的数字证书不能用于和田地区本地投标项目的瓶颈问题。截至目前,地区已办理“标证通”805个。
近年来,地区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争取,在原有一家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平台的基础上,又准入4家电子保函平台在和田公共资源交易网开展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业务,今年以来,开具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6617笔,为企业释放现金流16.33亿元,减轻了企业负担,盘活了市场资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