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3年10月16日

2023年第三届和田“京和科技月”系列活动开幕

和田钱学森航天科技文化馆开馆

  地区融媒讯  (记者  古哈尔尼沙)10月15日,和田市德润教育园区内十分热闹,2023年第三届和田地区“京和科技月”系列活动开幕式暨钱学森航天科技文化馆开馆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地区各县市中小学的300余名师生代表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开幕式上,举行了线上预热活动颁奖、校园嘉年华接旗仪式等活动。大家共同见证钱学森航天科技文化馆揭牌,标志着钱学森航天科技文化馆正式开放。

  启动仪式后,参加活动的数百名中小学生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模拟飞行、趣味编程等系列科技互动项目。学生艾乃斯·图尔荪买买提激动地说:“我第一次看到机器人跳舞,太神奇了,我要参加学校的科技社团,学习更多科学知识,长大后当一名航天员。”

  洛浦县恰尔巴格镇中学七年级学生热依拉·阿卜来提说:“科技很神奇,零距离看到机器人表演我很惊讶,同时体验到科技的力量,感受到祖国科技的发展,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科学家。”

  据了解,以“科技托起强国梦·团结筑牢中国心”为主题的2023年第三届和田地区“京和科技月”于9月7日开始进行线上预热活动,通过直播平台进行了6次直播预热,在线参与约2.5万人次,活动官方账号短视频播放量累计61249人次。收到科技小作文共计193篇,科技绘画91幅,5场教师培训参与教师2200余人。活动涵盖和田地区各县市中小学,旨在对为期一个月的16场线下科普巡讲、科技展演及校园嘉年华活动进行预热,提高全地区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对“京和科技月”的参与热情。

  北京援疆教师、和田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张妮说:“今天的活动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也感受到北京援疆对和田地区的关心支持。坐落于和田市德润教育园的钱学森航天科技文化馆正式开馆,为深化科技教育搭建了全新平台、拓宽了科技教育渠道。我们将组织全体师生参观科技文化馆,并开设了科普课程,同时,还培训了一批师生讲解员,以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培养各族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科技精神。”

  由北京市投资398万元援建的钱学森航天科技文化馆,运用天宫空间站、神舟飞船、嫦娥月球探测器玉兔月球车和大量的火箭模型等,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伟大成就。学生们在参观时,还能了解钱学森先生的辉煌一生、卓越贡献和所有“两弹一星”功勋们的丰功伟绩。

  “钱学森航天科技文化馆给我的印象是很宏大、很雄伟。”和田市第五中学九年级学生范旆名说:“钱学森航天科技文化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了解了钱学森先生的生平,他无私奉献、一心为国的精神也深深触动了我。以后,我会以钱学森先生为榜样,更加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本届“京和科技月”活动由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发起,地区教育、科技等多个行业部门以及兵团第十四师、各县市、北京援疆受援学校等共同实施,旨在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深化科技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前的2021年、2022年,“京和科技月”已成功举办两届,成为和田年度性科普教育活动盛事。

  北京援疆干部、和田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付兴锋说:“希望通过‘京和科技月’系列活动,为和田地区深化科技教育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发挥科技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相信科技的力量,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北京市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自对口支援和田以来,充分发挥科技和教育发展优势,逐步在和田探索建立起“全链条”科技教育示范体系,建成幼儿园“科学乐园”;小学“创客空间”“VR教室”“5G+全息远程教室”;中学“校园科技馆”,组建编程、航模等科技类社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职业教育“人工智能”订单班,“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成功投产,推动多个科技产业援疆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填补了和田科技教育、科技产业领域多个空白。同时,“京和科技月”这一年度性科普系列活动已成为和田地区的科教名片。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