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3年10月16日

种植西红柿年入10万元

地区融媒记者 古哈尔尼沙

     10月15日,伊米尔阿孜正在大棚里采摘西红柿。地区融媒记者 古哈尔尼沙摄      

  10月15日,在洛浦县洛浦镇喀拉都外村伊米尔阿孜·热杰卜温室大棚里,一颗颗西红柿宛如红玛瑙般挂在枝头,种植大户伊米尔阿孜夫妻俩熟练地将成熟的西红柿轻轻摘下,放进采摘桶里。

  伊米尔阿孜过去从事传统农业,在蔬菜买卖过程中结识了不少蔬菜种植户,并对蔬菜品种和管理有一定的经验。1999年,他决定修建蔬菜大棚,自种自销。说干就干,他筹集1万元,修建6分地的一座土墙大棚开始种菜。“因为第一次种大棚,遇到了很多困难,吃了不少苦,但最终还是成功了,种植白菜收入了3000元。”伊米尔阿孜回忆说。

  尝到甜头的伊米尔阿孜第二年又修建了2座大棚,种了西红柿和辣椒。勤快的伊米尔阿孜边种菜边向种植大户请教,通过广播电视学习了不少的种植技术,积累了很多经验。他发现,要想种好大棚,种子要选好、施肥要充足、浇水要合理、接种要及时……每个环节都要抓好。就这样,他从一个蔬菜商贩逐渐成为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

  2014年,在党的好政策扶持下,伊米尔阿孜对自家的4座土墙大棚进行了改扩建,并先后到北京和福建参观学习设施农业,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坚定了信心。回来后,他加大设施农业的投入,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西红柿年总产量达20余吨。同时,他探索无化肥蔬菜种植,生产的西红柿深受消费者欢迎。“以前我不懂技术,蔬菜大棚不达标,收入也不太理想。”伊米尔阿孜说,“县乡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我的种菜技术逐步提高,大棚逐年增产增量,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

  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伊米尔阿孜选择种植西红柿,而且坚持种植西红柿20年,如今对大棚西红柿种植积累了不少经验。致富后的伊米尔阿孜没有忘记帮助和支持他的乡亲。作为带头人,他在搞好自家蔬菜大棚的同时,还带领周边的村民种植蔬菜大棚,并经常指导村民,帮他们解决蔬菜种植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伊米尔阿孜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典型人物,2019年1月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奋进奖”、2020年12月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等称号。

  “以前我不会技术,伊米尔阿孜指导我们如何挑选蔬菜种子,如何种植和防虫害,让我种植蔬菜大棚少走弯路。”村民亚森·托合提告诉记者,他在2022年承包了2座温室大棚,在伊米尔阿孜的帮助下,收入不错。

  目前,喀拉都外村种植大棚和拱棚139座,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辣子、青菜等,为确保大棚内各类蔬菜正常越冬,村党支部为种植户免费发放棚膜等物资,安排农技人员从增加覆膜、加强防寒生产管理等方面,指导村民科学管理、预防冻害。“我们要推动村里致富带头人发挥积极作用,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带动就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喀拉都外村第一书记图尔荪江· 伊萨克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