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3年10月26日

4万亩沙海披绿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车辆沿着G580国道从和田市驶出不久,与沙尘暴不期而遇。风卷黄沙从道路两侧滚滚而来,沙粒噼噼啪啪地打在车身上,前方道路变得模糊,司机不得不放慢速度。

  10月17日下午,记者正行进在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阿拉尔至和田公路,前往一个叫苁蓉小镇的地方。听说,那里有一片万亩绿海,让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黄沙也黯然失色。

  果不其然,行驶了约一小时后,道路右侧的连绵沙丘中突然跳出一片绿色,沿着国道伸向远方。行经此处,风小了,摇曳的绿叶让黄沙变得温柔,记者此前一直紧绷的心也舒展开来。

  在路边不远的沙丘上,故事的主人翁李海已经早早等候。记者上了李海的车,准备在他的带领下,去绿海深处看看。李海一脚油门,一溜烟向沙漠深处开去。

  李海是四川人,今年51岁。

  1989年,李海来和田地区当兵,退伍转业后在和田安了家。从小在四川看惯了绿色的李海,对和田地区的风沙天气印象深刻。“每年春秋季节,别的地方下雨,和田‘下土’。”李海说,遇到大风天,沙尘暴遮天蔽日袭来,严重时相隔十几米看不到人。

  2012年,李海开始尝试在沙漠里种植梭梭,通过在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探索防沙治沙发展林下经济新路子。

  经过两年探索,2014年李海与和田县塔瓦库勒乡60余户农民共同成立苁蓉小镇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大规模梭梭接种肉苁蓉的推广种植。

  几年下来,苁蓉小镇已经成功在沙漠南缘腹地人工栽培梭梭林近4万亩,年产新鲜肉苁蓉2000吨,2022年销售收入约2000万元,安置富余劳动力52户,户年均增收约6万元。肉苁蓉产业成为带动苁蓉小镇周边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产业。

  走近苁蓉小镇的万亩梭梭林,眼前的景象让人震撼: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梭梭林整齐列队,将流沙牢牢固定。那些摇曳的绿色,传递出誓把沙海变绿洲的精神,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走,我带你去挖肉苁蓉。”李海拿起铁锹,向梭梭林走去。这是一片种植了仅两年的梭梭林,已经长到了1.5米—2米高,枝叶茂盛,一派勃勃生机。

  在一处梭梭根部,李海挖开沙土,不一会就挖出了六七根肉苁蓉。“这片梭梭林接种的肉苁蓉要到明年才能成熟,每根能达到1.7公斤左右。肉苁蓉经过晾晒后,就可以进行销售和深加工。”李海说。

  走在梭梭林里,你会发现,梭梭根部周围原本松散的沙粒已经板结,在表面形成了一层硬壳,流沙被固定下来,无法随风流动。

  “2014年,我们刚来这里的时候,除了黄沙,什么都没有。现在4万亩梭梭林已经形成了局部小气候,风小了,沙停了,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李海说。

  站在梭梭林与沙漠交界处,你能看到一边是沙海,一边是绿海的奇特景观。面对此景,不由让人生出感慨,苁蓉小镇的发展就是“绿进沙退”的真实写照。

  对于未来,李海充满信心。“未来几年,我们每年都要扩种梭梭林5000亩—1万亩,不断向沙漠挺进,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带动更多农民增收。”李海说,目前,苁蓉小镇肉苁蓉深加工项目正在规划实施,肉苁蓉切片、提取等精深加工将逐步实现,真正把荒凉的沙漠改造成绿意盎然的药材基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