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策勒10月31日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记者从10月31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建站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策勒县生态屏障绿色长廊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策勒县规划建设“三大生态屏障、三条绿色长廊”重点生态工程,用10年时间,在亘古沙漠筑起生态屏障和绿色长廊,预计到203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策勒县委书记贺山峰介绍,策勒县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被五大风口包围,历史上曾因“风吹城跑”三次搬迁县城。上世纪80年代初,流沙逼近策勒县城1.5公里处,沙临城下的局势使得策勒绿洲再次告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成立。
40多年时间,经过策勒沙漠研究站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及策勒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策勒县森林面积从12.7万亩增加到102.2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0.24%增加到2.16%,县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
贺山峰介绍,策勒县沙化土地面积大、程度重、治理弱、易反复的情况尚未改变,特别是近几年,受气候变化异常影响,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正因如此,策勒县规划建设“三大生态屏障、三条绿色长廊”,“三大生态屏障”,即围绕2号、3号、4号风口,利用植树和工程固沙的方式,建设约12万亩绿色生态屏障。“三条绿色长廊”,即在国道、高速、铁路策勒段道路两侧各种植50米宽,总长约322公里的生态防护林。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策勒县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山东土地东方发展集团分别签订荒漠化综合防治框架协议。
山东土地东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华说,公司和策勒县人民政府合作,在策勒县大面积推广种植文冠果,既能防沙治沙,又能实现较好的产业效益。
记者了解到,文冠果属于药食同源植物,其叶、花、果、种都是宝,在医药、健康方面均有应用。此外,文冠果抗旱、抗寒、耐盐碱,适应范围广,适宜在沙区大规模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