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公布了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倒闭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内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
这对于“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老字号也是一种敲打。事实上,一些老字号被移除,虽然令人惋惜,却并不让人意外。在它们被正式官宣“摘牌”前,其实早已经在消费者心中被提前“摘牌”了。有的老字号“又贵又难吃”引发消费者集体吐槽;有的老字号不时有负面消息曝出,这些都让老字号的“含金量”打了折扣。
没有永远的老字号,只有时代的老字号。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要避免蒙尘、生锈,就要时时擦拭,坚持守正创新,练好“内功”,靠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靠着与时俱进的新体验玩法,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基业常青。
——摘自11月14日《浙江日报》(作者 朱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