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副刊 2024年06月27日

一方藏书印

□ 杨亚爽

  傍晚,我取了一份快递,里面是一方藏书印。

  藏书添印,自古都是文人墨客的雅好,就像是爱书人对书的一种主权宣示,将沾满朱砂印泥的印章盖在自己的书上,红色印痕与纸上墨迹相映成趣,赏心悦目,不亦乐乎。这方藏书印是我托友人刻的,朋友平时喜欢刻印,受了我的请求便当即行动,让我这么快就拥有了一方藏书印。

  这印约一指长,整体呈水墨色,也不知是什么品种的石头,棱角被打磨过,已不硌手了,掂在手里还蛮有分量的。整方印石没有什么花哨纹饰,朋友只刻了“破墨”二字边款。这两个字像一个总结,高度概括了他的工作:墨者,状了石头的貌;破者,乃指在石上穿凿雕琢的刻印。印文则是我求的六个朱文小篆“富润屋古藏书”。

  这6个字也是我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说起印文,一位书友给我讲过一件事。她在网上请人刻印时看到有人请店家治了一方名曰“穷不忘买”的印,起初朋友以为是那人刻着玩的,后来才发现“穷不忘买”乃是一个典故。说的是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曾刻有一方藏书印,上书:“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爱书爱到像黄宗羲一样的地步,也算是吾辈之楷模了。

  随着年岁递增,我书房里的书越来越多。对我而言,每一本书,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于是我便有了一种期盼,盼着它们不仅在我的手里,而且在遥远的未来也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我的母校江苏省昆山中学图书馆的原址上曾有一座名为“传是”的藏书楼,为清代徐乾学所建。据说当年徐乾学召集儿孙登楼,指着满屋子的书,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以“传是”二字名其楼。我希望自己的后辈们也能够传得爱书的衣钵,子子孙孙都能够拿起一本钤有“富润屋古藏书”的书怡然自得地读。

  《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家中有书则不穷,有了知识就能创造财富,“富润屋”者还应拥有“古藏书”,以读书启智,这样方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主办单位:和田日报社| 声明:和田日报社©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