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脚上穿的都是母亲做的布鞋。每年临近春节,母亲总会给我做新布鞋,那时,我认为母亲做的布鞋是世界上最好看的鞋子,穿上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做鞋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我常常看见母亲在灯下,用剪刀裁开旧衣服,剪成一块一块的。铺平布块后,在上面抹上一层厚厚的浆糊,再往上面铺上一张报纸。之后又抹上一层厚厚的浆糊,再铺一层布块,就做成了一张张黑黑的“大方皮”,也就是鞋背子。最后拿到屋外晾晒,还要在上面压上重重的石头。
做好鞋背子之后,母亲从地里种的麻杆上撕下一条条黄褐色的麻丝,我会捏住麻丝的一端,母亲则不停地用双手搓。搓好后,还要绑在一根铁圆杆上,再捻上几圈才能变成麻绳。麻绳被母亲一圈一圈地绕起来,最后变成一个大圆球。
母亲从供销社买来黑布、白布,还有松紧带。黑布用来做鞋帮子,白布用来裹鞋底的边。母亲从旧书里找出夹了很久的鞋样子,有鞋帮子的,也有鞋底子的,那是她一张一张从其他人那里淘来的宝贝。鞋样子有男式的、有女式的,还有冬天穿的棉窝窝鞋。
母亲照着鞋底子、鞋帮子的样子,在做好的鞋背子上,裁下鞋帮子,再裁下鞋底子,然后在鞋帮子外面裹上一层新的黑布,把鞋底子用白布裹好后,便开始纳鞋底子。母亲在灯光下一针一针地纳着,我在被窝里认真地看,不一会儿,汗珠就从母亲的额头上冒出来了,她不时地用针在乌黑的长发上拨一下。
鞋底纳好后,母亲还要将鞋底子和鞋帮子缝到一起,那就是绱鞋了。绱鞋的时候很费力气,也是做鞋的最关键一步。母亲费劲地用大针穿过鞋底子,再用钳子用力地将大针拽出来,有时候用力过猛,大针就断了。母亲又换上一个大针继续绕着鞋底子的边,一针一针地绱。新布鞋做好后,母亲让我上脚试试,我穿在脚上不大不小,兴奋得不愿脱下来。我穿着母亲做的新布鞋,飞奔在宽阔的社场,小伙伴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穿着母亲做的新鞋,往返在上学的路上,我的心中充满了力量。
母亲做的布鞋,陪伴着我的成长,让我勇敢赴远方追逐梦想。
后来我去了城里上高中,母亲不仅给我买了漂亮的运动鞋,还给我的包里塞了一双崭新的布鞋,她说天热的时候可以换着穿。刚去城里时我是穿着布鞋上学的,后来怕同学们笑我土,碍于面子就再也没有穿过布鞋了。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新疆,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年夏天的时候,我还是喜欢穿母亲做的布鞋,合脚、舒适。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往返于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是在和同学们交流的课堂上,我的心中满是力量。